
五糧液“被漲價”?——
五糧液一周漲兩次 一場“雙簧”戲
“沒有發布過漲價消息不代表沒有提高出廠價。”有業內人士稱,本輪漲價是五糧液擠壓經銷商利潤造成的,“經銷商肯定會將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唐橋日前指出,五糧液對零售價有硬性規定,55度五糧液對專賣店、經銷商和零售商的終端零售價定為789元。然而,目前該品種的終端零售價格為850元至880元,早已超出限價水平。去年貴州茅臺宣布上調出廠價時也給經銷商下了“限價令”,但目前53度飛天茅臺的零售價已經漲至1400元。
穆峰表示:“企業的限價政策往往對經銷商沒有約束力,畢竟高端白酒具有較強的提價空間。經銷商把價格炒上去后,廠家自然而然會提高出廠價,這是一個‘雙贏’的結果。”

分析——
從目前來看,盡管支持行業全面漲價的基礎并不牢固,但支持漲價的因素依然存在。尼爾森的賣場調查數據顯示,主要白酒品牌的銷售額增長率并沒有因漲價而下降,品牌企業如能更好地理解消費者、更好地運作市場,即可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因此,目前來看,白酒漲價趨勢仍沒有出現拐點。白酒漲價主要來自于五方面原因:名酒價值的回歸;消費升級的帶動;主動、被動的供需失衡;生產企業對產品結構、銷售策略的調整與升級;產品成本的上升,包括生產成本、環保成本及稅負的提高。
事實上,今年以來,白酒行業廠商、經銷商輪番提價,又相互推諉,都不愿承擔漲價責任。傳統白酒的市場價之所以瘋狂上漲,一方面是由于市場供需的不平衡,另一方面也說明居民的收入水平及購買能力都出現較大的提升,也就是說,白酒的提價預期及幅度仍然是由市場所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