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高企業準入門檻 從根本控制人口增長
北京市水務局水資源處處長戴玉華認為,北京缺水的另一個原因是人口增長過快。近22年的用水數據顯示,作為以往的用水大戶,工業和農業的用水量呈現大幅下降,但大生活用水卻在迅速增加。
北京市節約用水管理中心副主任何建平認為,大生活用水量的快速增多,與城市人口增長和建筑面積擴大及服務業快速發展有密切關系。據了解,大生活用水包括居民的日常用水及賓館、餐飲等用水。此外,滑雪場、洗車店、洗浴中心等用水也統計在生活用水之內。
在國務院批復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04-2020)》中明確提出,北京2020年人口控制在1800萬。但根據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合理調控城市人口規模專題調研組的報告稱,截至2009年底,北京市實際常住人口總數為1972萬人。
人口的增長正在嚴重透支北京的生存基礎,而這種缺口還可能繼續增加。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侯東民表示,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對人口猛增的癥結及調控缺乏準確的認知。“人口過快增長是某種經濟增長方式的結果,矯正此種局面表面上是指向人口管理,實際上主要措施必須指向經濟管理的改善。”
侯東民指出,企業準入應是落實城市定位的根本保障。然而首都獨特的區位優勢對外界有強大的吸引力,工商登記基本照單全收,企業增速降不下來。若以可能犧牲一點G D P增速為代價,有力地約束企業準入,加上舊有企業升級及配合其他方式,戳破北京人口增長泡沫并非難事,也是在水資源危機下不能不采取的措施。
也有專家指出,服務業中的高耗能行業也應列入退出計劃,相關部門對服務業耗能的審批也應該制定標準并嚴格執行,引導第三產業科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