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禮縮水
本不想如此“悲催”
“工作3年了,因為一直不穩定,存折今年才上了五位數。去年給家里1000塊,外公外婆500塊,但今年公司效益差,年底獎金發得少,加上物價上漲,生活壓力也大,所以打算一共給1000,想想很是心酸。”在湖南路上班的河南小伙王昊從事手機銷售工作,他告訴記者,自己是單親家庭長大的,母親獨自撫養這么多年,小時候一直暗下決心,以后掙大錢孝順她,現在過年都不能多給點,還要比去年少,心里不是滋味。“其實挺羨慕‘惱火族’的,至少有這個能力?!?/p>
比王昊自我感覺更“悲催”的是小朱和老婆,雖然已經登記結婚了,但兩人至今沒有辦婚禮,罪魁禍首就是房子。兩人幾年內省吃儉用,東拼西湊終于存夠了首付,在江北買了套房,但是至今因為沒錢裝修而沒辦法搬進去住?!翱偛荒茉诿鞣坷锝Y婚吧,所以我們準備過年再回家借點?!本瓦@樣,兩人不但不能夠給家里錢,還不得不去問親朋好友借錢。“年關難過?。∑綍r為了省下路費,都不怎么回家的,難得過年回去一次,還要‘啃老’,真的覺得很‘悲催’……”不過也有聰明如市民李女士的,“去年是給錢的,但今年準備送東西了,前一陣子在網上團購了一些炒貨禮盒,價格比超市便宜了不少,看起來也很有面子?!崩媒衲炅餍械膱F購網選了“節日禮”,精明的主婦既省了錢,也看不出節日禮有什么“縮水”?! ?/p>
相比親情
神馬都是浮云
“我父母就告訴過我,其實根本不在乎過年究竟給多少錢,給不給都無所謂,就希望我能回去一起過,知道我過得好,他們最開心?!?就在不少人為過節禮漲與不漲糾結的時候,在珠江路一家外企工作的白小姐則替眾多“父母”說出了心聲。
“大多數年輕人一直在努力,想給家人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但是畢竟生活中有很多不如意,而親情是不能用錢來衡量的,要是我們沒有那么多錢孝敬父母,就平時多打個電話,節假日多陪陪他們吧!別讓‘?;丶铱纯础@樣的自然之舉也要被寫進法律。” 網友“LIN”感慨說,其實,跟親情相比,錢啊,禮物啊,通通都是些浮云,能回家團聚就是最好的節日禮物。
來源:揚子晚報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