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憂
秒殺器侵犯公平交易權
劉穎等網友表示,目前對“秒殺”的熱情正迅速消減。劉鵬等網店經營者也表示,一旦“秒殺”失去了公平性,完全淪為賺錢工具和騙取流量的手段,問題就來了。
記者就“秒殺”監控問題采訪淘寶網。一位負責“秒殺”活動的胡姓工作人員介紹,“秒殺”活動分為兩種:一種是淘寶網官方組織的“秒殺”活動,此時淘寶網會排除“秒殺器”。
另一種是網店自己組織的“秒殺”活動,這完全是商家自身的市場行為,淘寶網無法進行任何監督。
重慶市消協投訴部主任喻軍告訴記者,網絡購物審查困難,當網店聲稱某商品價格比實體店或其他網店低時,網友極易受騙。
喻軍說,“秒殺”營銷剛興起不久,目前對其監管基本是空白。在“秒殺”活動中,使用“秒殺器”本身就是一種侵權行為,它侵犯的是顧客的公平交易權。但目前對“秒殺器”的使用主體認定、證據搜集工作非常困難,這也增大了監管的難度。希望網友保持警惕,以免受騙。
有關專家提醒,“秒殺”作為一種新型營銷模式,缺乏信息透明機制,如果長期缺失第三方的有效監管,將對整個電子商務產生較大負面影響,有關方面應引起重視。
鏈接秒殺
“秒殺”最早出現在網絡游戲中,指在短時間內解決對手。網絡競拍中,指網絡賣家發布一些超低價格的商品,所有買家在同一時間網上搶購,一般用時只需一兩秒。
來源:京華時報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