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A股行情一直與通脹形勢如影相隨。盡管“向下空間有限”幾乎是各方的一致判斷,但這并沒有帶來多大的反彈力度,市場多空分歧較大。進入二季度,通脹沖高回落的預期加強,藍籌股價值回歸可期,持續已久的多空拉鋸戰或將決出勝負。
估值接近歷史低點 A股與基本面脫節
單就PE而言,A股當前的市盈率水平僅略高于2005年的998點、2008年的1664點和2010年2300點的水平。雖然中小板、創業板估值較高,但藍籌股的估值仍然處于歷史底部區域,整體看市場估值不高,向下空間非常有限。
在成熟市場,股市應該是經濟基本面的晴雨表。反觀A股近年來的表現,其低迷的走勢已經偏離了基本面。數據顯示,三年來,我國上市公司總利潤已達到2007年盈利高點的150%,但上證綜指只有當時的一半左右。
“這從另一個側面說明A股估值水平很低,上證綜指嚴重滯脹。”南方基金研究部高級策略分析師楊德龍說:“等下半年通脹回落、緊縮政策有所放松的時候,A股有望出現恢復性上漲。”
3月份CPI成關鍵因素 正向預期差有望二季度兌現
“目前市場核心問題仍然聚集在3月CPI是否創出新高、經濟回落的程度以及緊縮政策是否繼續加力三個方面。”民生證券策略分析師張琢認為。
的確,通脹對股市的影響十分關鍵,高通脹要求流動性收緊,進而沖擊整個市場的資金面,“通脹無牛市”。自2010年四季度以來,A股市場一直在物價憂慮、經濟隱憂和估值誘惑中前行。過濾掉海外因素對A股的階段性影響,實質而言,經濟增長、通脹運行與市場預期的落差依然是決定市場的運行方向與節奏的核心因素。
當前,對于3月份CPI這一關鍵數據,各方預判并不太一致。中金公司預測,3月份CPI通脹同比上升5.0%,環比下降0.5%,其中非食品價格環比貢獻0.1個百分點,食品價格環比貢獻0.4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