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田也該有保險
“現在小麥、玉米都有補貼,也就是農業保險,唯獨蔬菜這一塊還是空白。”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研究員侯麗霞告訴記者,“我覺得,為了保障菜農的利益,菜田也該有保險。”其實,這種“蔬菜保險”今年已經破題。今年1月,上海安信農保公司在國內率先推出 “冬淡青菜成本價格保險”產品,在國內率先探索以市場保險辦法解決“菜賤傷農”。
對蔬菜實行“最低保護價”
2008年10月份,濟南蔬菜應急保供儲備機制正式啟動,共確定了16個蔬菜保供基地、3家蔬菜保供市場和2家蔬菜儲備單位。
“蔬菜儲備制度”思路來源于“國家儲備糧制度”,山東農業大學的相關專家在接受采訪時認為,可以把“保護價”這一概念從儲備糧收購政策中引進到“蔬菜儲備制度”中,對菜農的蔬菜也實行“最低保護價”,這樣“蔬菜儲備制度”將會有效防止“菜賤傷農”。
保證居民吃菜,更要保障菜農賣菜
為了保障市民在遭遇雪災等異常天氣時有菜吃,濟南市在十二五期間,將發展50萬畝保供菜田,其中包括20萬畝應急菜田。
對保供菜田,菜農也有很多話要說。歷城區的菜農馬光杰說:“如果我們的地規劃為保供菜田,我們希望在關鍵時期,能往市區送菜,保障供應,在日常蔬菜大量上市時間呢?或者是蔬菜價格大跌賣不出去的時間呢?政府也應該保障我們能把菜賣出去。不能只保障城里居民吃菜,不保障我們的利益啊!”
來源:山東商報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