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壓實為逼漲
不管是否真的出現“油荒”,中石化都很“焦急”。一方面,為了履行央企責任,中石化停止了暫時對外成品油的出口;另一方面,有80%依賴進口的中石化承受著20美元/桶虧損的經營壓力。所以,傅成玉日前再次呼吁政府進行適當調價,以確保成品油的供應充足。
這也不是中石化第一次喊虧了。“在石油央企的喊虧壓力下,相關部門到了調價窗口,該漲價還是會漲價。”多位能源專家此前均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說,這實際上也是一種倒逼調價的手段。
廖凱舜指出,在下個月調價窗口來臨時,如國際油價維持目前漲勢,國內成品油價格還是會上調,“客觀而言,這確實能緩解局部地區出現的緊張局面,也能緩解中石化的虧損壓力”。
中宇資訊分析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稱,“考慮到周末期間調價的希望較小,即便調價,也應在5月10日凌晨即發布調價時的5月9日調價。前提則是,原油油價繼續保持平穩。”
來源: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