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緊接著的2008年就爆發了金融危機,整個行業再次下探。上半年還是盈利的京東方到了下半年又虧損了8億元。也就是這一年,京東方的第二條生產線4.5代線在成都高新區開工建設。
2009年,京東方本來是有機會翻身的。上一年度投資的4.5代線正式量產,經過了2008年增發得到資金的京東方也開工建設第三條和第四條生產線,即合肥的第6代TFT-LCD生產線,以及北京的8.5代線。可是增發與融資并沒有讓京東方看到期待已久的盈利,這一年的利潤虧損達到了13.05億元。這時,深陷囫圇的京東方得到了各地政府的“幫助”。在2009年的財報中顯示,其營業外收支凈額高達12.23億元,而最終在凈利潤上變負為正,實現了近5000萬元的“盈利”。
據記者計算,在2005年到2010年的6年中,京東方虧損累計逾53億元。
“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是5代線過多地承擔了合肥6代線和現在8.5代線的一部分任務,”張宇向記者解釋,“現在合肥6代線已經實現滿產,未來會好的。”
但是,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京東方今年的情況也并不理想,很可能會出現“7年6虧”的危險,很顯然,京東方的“未來”不是今年。
4月27日發布的京東方一季報顯示,今年一季度公司營業收入為19.7億元,凈利潤再次虧損6.7億元;而二季度顯然也不會好轉,其業績預告顯示,預計上半年虧損12.5億元~13.5億元。
張宇告訴記者,5代線的折舊時間是7年,也就是到2012年,那時候就可以拿掉一個沉重的負擔,“另外,今年一季度全行業的情況都不是很好,下半年會有所好轉的;更重要的是,到2013年,8.5代線一切運作順利,各條生產線齊全之后,京東方將迎來利潤的高速上漲”。
誰來買單?
隨著2010年年報和2011年一季報的相繼發布,曾經參與2009年增發的民間“資本大鱷”們開始套現撤離京東方。
數據顯示,2010年二季度,時任京東方第二大股東的柯希平開始大舉減持京東方股票,2010年三季度末,柯希平尚持有超過5億股股票,而在京東方2010年年報中顯示,柯希平減持1.93億股,至年末還有3.27億股在手。到2011年一季度末,其持股數量下降至2.78億股,柯希平六個月套現2.43億股。經記者粗略估算,柯希平的數次減持大約套現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