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粉絲就是為了賣錢
“有眼球的地方,就有利益。”廣告主在電視、在報紙上投廣告,是盯住了收視人群和讀者,同樣,當微博漸成氣候,擁有大量粉絲的微博賬號,也有了商業價值。
小P,在國內一知名網站開通了微博。開始,他只是偶爾更新,粉絲、評論、關注度均是寥寥,但數日后,他發現自己的粉絲一夜之間暴增到4000多人,點擊量也上升到20多萬。事后小P被告之,該網站為給自己的微博平臺造勢,不惜用“刷粉絲”的方式幫助博主們增加知名度。“都是‘僵尸粉’、一點意思也沒有”,小P說。
“僵尸粉”是養賬戶的初級階段,雖然很多草根賬戶都經歷過這一過程。隨著廣告主對活躍粉絲的要求日漸嚴格,由公關公司出手,粉你、轉發、發言一條龍服務的養粉絲,成了主流。據華財網調查,草根微博排行榜前50名中,大部分都不是以交流為目的的網民,像“冷笑話精選”、“全球時尚”、“愛情物語”、“精彩語錄”、“微博搞笑排行榜”這些不知哪天就會來粉上你的微博,往往本身就擁有上百萬、幾十萬粉絲,而他們幕后均有商業推手。
而根據記者的調查,微博江湖中公開的叫價是:擁有15萬粉絲的賬戶,轉發一條廣告信息的價碼是400元;有20萬粉絲,轉一條給500元;有30萬粉絲,600元……以此類推。
同樣的道理,擁有這些粉絲的賬號,也是可以賣出大價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