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5月15日,瓜農劉明鎖的裂瓜率將近67%,他將“爆炸瓜”堆放在大棚邊上。 5月的江南,正是地產西瓜上市時節,可在江蘇省丹陽市,700多畝現代高效設施農業示范園卻遇到了一件蹊蹺事:許多西瓜尚未成熟就競相炸裂,“瓜裂裂”令當地瓜農傷透了腦筋,也引發了眾多消費者關注。 新華社記者顧燁攝
莫讓“膨大劑”風波禍害西瓜產業
“膨大劑”究竟為何物?南繁科學技術研究院院長李勁松從事了近20年的西甜瓜育種和栽培研究,他告訴記者,膨大劑實際上是一種人工合成的植物內源激素,植物本身也會合成這種激素,但是量很微小。當氣溫較低或陽光不夠充足,植物長勢不好時,通過按一定比例噴灑些膨大劑,可以促進植物坐果,引導植物將營養輸送到果實中去。
他說,“膨大劑”之所以造成西瓜產業如此大動蕩,是因為江蘇丹陽的報道存在一定程度的誤導,丹陽瓜農也缺乏種植經驗。
文昌市農業局副局長劉淑華說,海南島氣溫適宜、光照充足,根本不需要使用西瓜膨大劑來增加營養。“西瓜爆炸報道出去以后,對我們這邊的西瓜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造成賣難的現象,我們也感覺到很冤,因為我們根本就沒有使用(膨大劑)。”劉淑華說。
李勁松說,盡管海南西瓜種植上沒有使用“膨大劑”的習慣,但有必要向消費者解釋,只要合理使用“膨大劑”是不可能造成危害的,一方面我國的農藥管理十分嚴格,“膨大劑”是由農業部批準使用的農藥,其使用范圍、劑量都有嚴格規定。“消費者應秉持理性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