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標再現 開發商拿地謹慎
根據國土資源部最新要求,土地監控已經細化到地方縣城。各縣級國土部門必須嚴格監控當地市場成交情況,清理2011年以來的成交地塊,如有地價異常則需主動上報。而事實上,多位業內專家告訴記者,當前土地市場正處于量價齊跌的低迷時期。
根據中國指數研究院發布的最新土地市場交易周報,上周20個主要城市土地市場供應量大幅減少,成交量繼續走低。據統計,受監測20個主要城市共推出土地43宗,較上一周減少120宗,推出土地面積共計164萬平方米,環比下跌74%;成交土地35宗,較上周減少20宗,成交面積共計219萬平方米,環比下降3%。
在今年三四月份的黃金時期,“北上深廣”等一線城市,土地市場走低態勢明顯。有數據顯示,截至5月23日北京市土地成交收入同比2010年1至5月下降59.2%。上海市4月份土地出讓金同樣降幅明顯,并創下近兩年來單月土地出讓金新低。
另一方面,開發商拿地熱情同樣在迅速減弱,全國各大城市土地流拍、底價成交陸續出現。據中原監測,各大城市宅地溢價率已連續3周保持在10%以內,且部分城市土地市場已出現流標。上周一至周四,中原監測的10幅到期宅地中有2幅流標,其中南京一幅宅地因起拍價過高而流標?!芭c前段時間相比,開發商的心態越來越悲觀,拍地的熱情不像以前那么高。”中原集團研究董事程澐接受《經濟參考報》采訪時表示。
萬科、保利、招商、金地等房地產龍頭企業在今年前4個月已經不約而同地降低了拿地規模,并不同程度地表示,當前針對土地市場的策略已經趨向謹慎。
來自中國房產信息集團發布的數據顯示,15家大型房地產企業在今年的前4個月中,拿地總量呈逐月下降趨勢。尤其在最近的4月份,通過招拍掛方式新增土地總建筑面積共260.08萬平方米,同比下降78%,環比下滑66%;成交土地總價約56.88億元,同比下降70%,環比下滑59%,創2010年以來拿地總量和成交總價的月最低紀錄。
高策地產顧問董事長李國平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不僅僅在“北上深廣”等一線城市,在南京、天津、秦皇島等二線土地市場也同樣低迷?!案嗟拈_發商開始持幣觀望,不敢入市?!?/p>
東亞新華地產一位人士告訴記者,目前整個大的市場環境,體現了中央宏觀調控的力度和效果,同時也影響了企業對后期市場環境的信心。這意味著在供應量不能提升的情況下,土地市場仍將持續走低。綜合市場判斷,土地溢價率、成交量仍然會雙雙下降。
資金緊張 回籠慢融資難
而開發商之所以謹慎入市,除了是對后期市場信心不足,最重要的則是來自資金鏈的擔憂。
目前,與房地產融資有關的資本市場、銀行開發貸款、信托資金、海外債券四大融資渠道已出現“融資難”的狀況。
同時,在國務院啟動新一輪的房地產調控后,金融機構對房地產開發貸款的控制更為嚴格。多家商業銀行此前透露,將房地產開發貸款利率上調至接近10%。并且不能再用土地進行抵押貸款,而必須是建筑物。
多地出臺的限購令,令市場銷售業績普遍下滑,資金難以迅速回籠。同時國家持續從緊的信貸政策讓融資再添難度,如此“雪上加霜”讓房地產企業在資金鏈上青黃不接。
上述東亞新華地產內部人士告訴記者,當前的限購令和信貸政策,對房地產開發企業尤其民企資金鏈的影響是空前的,“央企及大型房企資金充裕且擁有一定土地儲備,在市場低迷時期擁有一定的抗打擊能力,而民企及中小企業則無法比肩。”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近日發布的《我國房地產開發企業資金狀況研究》認為,一季度房地產開發企業資金狀況已不容樂觀,在房地產開發企業本年資金來源增速放緩、房地產開發投資高位運行、商品房銷售金額增速難以大幅回升、個人購房貸款余額增速回落等系列因素的影響下,房地產開發企業資金鏈逐漸趨緊。研究預測,受融資環境依然嚴峻及資金難以快速回籠的影響,二季度房地產開發企業資金可能進入預警區間。
全國工商聯房地產商會會長聶梅生告訴記者,房企資金吃緊的局面才剛剛開始?!澳壳翱梢詸z測的數據基本上來自4月份或者更早,而事實上房企真正的資金鏈緊張從5月份才剛剛開始,并且會一直持續到今年第三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