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篇
打造中國的新聞集團
記者:市場對光線的定位似乎不是十分明確,光線到底是傳媒公司還是娛樂公司?
王長田:光線是傳媒公司。娛樂公司通常是電視劇、電影等的內容提供商,項目發行制,每筆收入都對應一個成本,項目與項目之間無法復制、延續,波動性大;而傳媒公司是一個平臺,可以連續提供內容,形成連續性收益,邊際收益不斷放大。
記者:外界現在都以“國內娛樂傳媒巨頭”等來稱呼你們,也有報道說你希望自己成為“中國的默多克”?
王長田:我沒有說過我要成為默多克,但是我希望光線成為新聞集團。新聞集團“全媒體+全娛樂”的業務結構非常好,雖然它現在陷入竊聽丑聞,但它幾乎在涉足的每一個領域都是出類拔萃的,全世界最大的報業、最大的電視公司、最大的電影公司等,每個領域之間互相支撐,渠道為內容提供宣傳平臺,內容為渠道提供素材。同時現金流互補,傳媒的現金流比較穩定,但娛樂的現金流是波動的,兩者合一后現金流可控。米高梅的事實證明,只有娛樂業是不行的。
記者:在你看來,光線目前的行業地位是怎樣的呢?
王長田:我們在民營電視節目制作領域的地位與華誼兄弟在電影制作領域的地位是相當的,但又有所不同,華誼兄弟還有強大的競爭對手,像博納影業等,但是光線幾乎沒有。
記者:雖然光線是傳媒公司,但擁有很多娛樂資源,光線會不會利用這些資源去做一些業務?
王長田:我不否認光線這么多年給娛樂業帶來的客觀影響,我們本可以利用這些影響去做一些更激進的事情,但我們恪守一個道德,沒有這樣做。我規定所有員工不許進夜店,尤其不許陪客戶進夜店,不需陪客戶喝酒,除非員工自己喜歡喝;我從來不帶主持人或藝人見客戶。關系根本不是生意,生意就是生意。如果幫不到別人,光靠關系是沒用的。現在的大家多數都是私營企業,你能不能幫到我,幫到我多少,大家在心里都是有一個客觀的考量。
人物篇
生活簡單帶飯上班
記者:你生活上有什么特別的愛好嗎?聽說你喜歡穿正裝?
王長田:我生活比較簡單,帶飯上班,中午用微波爐熱一下就吃了。愛喝茶,我有很多茶(起身向記者展示茶柜,共有幾十種茶),以濃茶為主;喜歡開車,但又沒什么像樣的車;喜歡美食,每天下班后就和同事、朋友開著車到處找好吃的。
有一點我要糾正,所有媒體都說我穿正裝,其實除了開會發言等,我平時幾乎從不穿正裝。但我的衣服確實多得不得了,有時間我喜歡逛街。幾乎所有的服裝品牌我都知道,我大概有三四十條褲子,三四十件襯衫,十幾套西裝,十幾雙鞋子,很多種風格,都是我自己買的,我也會給公司高管買。
記者:上市之后身家升至30億元,你的財富觀是怎樣?
王長田:我不會因此改變生活方式,該花多少還是花多少,最大的花費也就是可能買輛車。我一直想收藏,喜歡書法,想在書法方面做一些事情,但是一直沒有時間。
記者:你曾經也做過記者,你覺得這個職業對你成為一名企業家有什么幫助?
王長田:我做過記者,記者會把社會責任看得比較重。做光線,我一直希望能夠推動、影響娛樂界。中國娛樂界在高速發展的同時又有很多問題。發展是需要你去推動的,但娛樂界又有很多誤區,我一直希望能夠盡一己之力改變這種不良現狀。再往下走,光線就不僅僅是一個推動者和影響者,也是從一個媒體的角度,參與娛樂業的經營。
來源:羊城晚報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