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折射中國電子商務發展轉型之“痛”
在相關專家看來,此次淘寶商城新規事件折射出中國電子商務的轉型之痛。
中國電子商務已走過了十多年的歷程,保持著持續增長態勢。截至2010年底,我國B2B企業已達9200家,B2C與其他電商模式企業數已達15800家,而個人網店已達到1350萬家。
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持續增長,截至2010年底市場交易額已逾4.5萬億元。據預測,到2015年,電子商務平臺的交易規模將增長5-10倍。
姜奇平認為,如果將來大小企業、商戶能在電商平臺各行其道,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商業模式,“那么這次‘小賣家’圍攻‘大賣家’就是我國電子商務領域轉型的‘陣痛’。”
“小微企業、商戶也應轉變觀念。”姜奇平說,拒絕轉型,對小微企業的長遠發展是不利的。“因小而美”才是小微企業最合適的路。
淘寶“傷城”似乎在一定程度上給其他競爭者提供了機會,各家紛紛開始了“搶商”行動,向中小賣家拋出橄欖枝。
QQ商城就在首頁上掛出了“QQ商城招商火熱進行中”的標識,并將“具有其他電商平臺運營經驗的優秀商戶”列為可以申請綠色通道快速流程的商家條件,并表示將提供過億元的營銷資源支持。
14日,當當網在微博上承諾,短期內不會提高平臺商家的收費標準。品聚網目前正在進行的全國招商會,也打出了“救市電商平臺,愿為中小電商投入一切”的旗號。
在大成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魏士廩律師看來,淘寶商城新規的修改,從商業戰略來講有其合理性,但作為占有市場優勢地位的平臺商,在出臺規定時,也應關注和平衡各方利益。
對于小賣家的攻擊行為,魏士廩表示,從法律上講這是不妥的,對第三方的攻擊及詆毀導致其受損,需承擔民事責任。此外,由于還帶有一定的組織性,所以也不排除觸犯刑法的可能性。
魏士廩分析,正常溝通渠道和救濟措施的失位、遲緩以及對于當下法治環境的不信任,也是造成此次小賣家攻擊事件的原因之一。
當然,此次事件也暴露了網購領域相關法律法規的缺失。魏士廩表示,目前,我國有關網購的規范,多是雙方約定,強制性的很少。
相關專家表示,無論是平臺商,還是賣家,以及相關政府管理部門,都應從此次事件中吸取教訓,積累經驗,避免類似事件的再度發生。利益各方相互尊重,應該是第一步。
18日晚,有管理員在回答“是否要繼續搞活動”的提問時,明確表示:暫時不搞活動,要走正規的渠道,跟淘寶對話,不能再用激烈的方式,否則大家會更說我們是暴民。
鏈接: 《“十二五”電子商務發展指導意見》發布
10月18日在北京召開的2011中國(北京)電子商務大會暨電子商務博覽會上,商務部正式發布了《“十二五”電子商務發展指導意見》,這是商務部首次發布關于指導促進電子商務發展的中長期政策規劃文件。
指導意見提出:到2015年,我國規模以上企業應用電子商務比率要達到80%以上;應用電子商務完成進出口貿易額要占我國當年進出口貿易總額的10%以上;我國網絡零售額相當于當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9%以上。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