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理由如何都屬于“違約”
對此,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中心研究員、中國網絡法律網首席法律顧問趙占領律師表示,雖然網友“被退貨”的理由多種多樣,但性質其實都一樣。網購過程中,消費者點擊購買并付款后,便與商家建立起買賣合同關系,而商家擅自取消交易,終止與消費者的買賣合同關系,屬于單方“違約”行為,商家對此應該承擔全部責任。按照《合同法》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相關條例,消費者有權要求商家繼續發貨,或者提出賠償損失的要求。“消費者可以保留當時購物成功的頁面截屏與淘寶交涉,再以促銷時標出的價格購買商品。”
趙占領還表示,對于此類大型促銷活動,淘寶商城應該事先考慮到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并提前做好預案,而不是在事后以“技術原因”等理由應對消費者的投訴。“購物網站的協議里一般會寫有‘因技術原因造成的故障可取消訂單’等條款,單方面排除對方權益的條文是霸王條款,是無效的。”
網購維權究竟難在何處?
■ 經營場所不定監管難 ■ 沒有發票證據立案難
其實,網絡購物出問題的并非單單淘寶網一家。
近日,很多網友在高朋網上發現一則麥當勞套餐團購信息:“僅25元!團購原價46元麥當勞雙人超值套餐!北京所有麥當勞通用!”高朋網上顯示,消費者購買成功后將收到16位電子碼,憑此電子碼即可到麥當勞兌換套餐,有效期至12月5日,近千人參與團購。然而,麥當勞公共關系部相關負責人隨即回應稱,麥當勞公司從未與任何網站開展過團購合作,此類團購均為虛假信息。同時,麥當勞官方網站也發表聲明稱,麥當勞目前沒有和任何網站及商家開展此類業務,在團購網站上出現的與麥當勞品牌相關的標識、圖片均系網站私自盜用,并提醒消費者注意識別,不要上當受騙。
數字顯示,根據全國各級消協組織統計匯總,2011年第三季度共受理消費者投訴150022件,解決137835件,其中,互聯網類5674件,在2011年第三季度投訴量中居第七位,比去年同期增加252件。
高朋團購涉嫌欺詐,淘寶商城單方違約,當當網取消訂單引發大規模投訴……從最近的一些案例中不難看到,這些知名網上商城侵犯消費者權益后,往往最后的解決結果都是以消費者的妥協而告終,消費者自認倒霉。很少看到相關職能部門或者消費者協會站出來為消費者爭取合法權益。對此,一位電子商務的業內人士表示,相對于實體店相對完備的消費維權體系,網絡購物的消費維權體系在制度上尚處于起步階段,這是造成消費者網購維權難的首要因素。按照監管部門的屬地管理原則,如果經銷商不在消費者所在城市,監管部門無權對此進行處理,這往往會造成監管的脫節。由于網上經營者難以確認,經營場所不易查找;消費者網購的東西常常沒有收據或發票,投訴時拿不出證據,很多時候在消協難以立案。
來源:中國廣播網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