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測
物價走勢仍面臨多重不確定性
伴 隨 著 農 產 品 價 格 的 持 續 下行 , “ 年 內 物 價 漲 勢 回 落 趨 勢確立”已經成為市場各方共識。央行副行長吳曉煉近日在山東、吉林兩省調研時表示,目前我國金融宏觀調控成效逐步顯現,物價過快上漲勢頭得到初步遏制。
分析人士同時認為,物價未來走勢仍然存在不確定性,再次推高物價的主要因素包括:勞動力成本持續上升、國際大宗商品漲價、農產品季節性漲價、發達國家量化寬松預期增強、能源和資源品價格改革壓力等。
唐建偉認為,中長期看,推動物價上漲的因素依然存在,如人口結 構 轉 換 導 致 的 勞 動 力 成 本 的提升、資源品價格改革帶來的資源品價格的上漲以及城市化進程使得土地面積的減少等因素,都將推動物價水平的上漲。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張永軍告訴記者,從短期來看,貨幣供應增速放緩、總需求放緩有利于物價回落。但外圍市場的不確定性仍然存在,如果美國繼續實行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還會保持高位甚至繼續上漲,這種情況下可能會減緩國內物價回落的步伐。
今年9月下旬以來,作為農產品 市 場 重 要 炒 作 題 材 的 天 氣 因素“退居二線”,歐債危機等宏觀經濟問題成為拖累大宗農產品價格的主要因素。隨著各國出臺救市政策和經濟環境的改善,大宗農產品供需偏緊的影響可能會再度突顯,一些品 種 的 價 格 也 會 逐 漸 收 復 “ 失地”。
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告訴記者,隨著國家宏觀調控、貨幣緊縮和游資撤離,外部環境對農產品的影響整體呈現減弱的趨勢,未來一段時間農產品價格越來越取決于供求關系,如果某種農產品供不應求,其價格仍將保持強勢。
以近期價格大幅回落的蔬菜為例,未來生產的減少可能會再次推高菜價。劉通介紹說,新發地市場的商戶反映,由于今年蔬菜價格一直比較低,有的地方出現了農戶拆大棚的現象,把本來已經建立起來的蔬菜大棚拆除,準備以后種植玉米了。他們反映,現在玉米的價格高過小麥的價格,為菜農打工的收入超過菜農的收入,都有可能影響明年蔬菜的生產、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