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調控效果仍需鞏固
有媒體報道,北京中原地產發布的報告顯示,截至11月底,在公布房價調控目標的121個城市中,至少30個城市未完成。有網民認為,目前房價遠未進入實質性下降階段,倘若在這時將“限購令”打入“死牢”,兩年多來歷經萬難取得的調控成果就有可能前功盡棄、無功而返。
署名“謝逸楓”的博客文章表示,從二三線城市的房價指標、投資投機炒房及熱錢流向三方面看,非常有必要繼續實施限購,擴大限購二三線城市的范圍和延長限購期限,否則房價難有下降空間。
署名“于文軍”的博客文章表示,當下,歐債危機蔓延,國內經濟放緩,一些人鼓噪:中國房地產市場整狠了,中國經濟要出事,以保增長要挾中央松綁樓市調控政策。不難想象,如果中央不延續“限購令”政策了,樓市調控的大好局面會毀于一旦,而且瘋狂反彈的房價會像脫了韁的野馬帶動著通貨膨脹再創新高,對整個中國經濟社會造成沖擊。
抑房價還需多措并舉
有網民認為,“限購令”是否會被取消之所以成為輿論焦點,是因為其自身具有臨時性的行政特色。在當下必須執行“限購令”的同時,需要通過其他政策措施,抑制房地產市場投機行為、根除地方政府對“土地財政”的依賴、鞏固房地產調控效果。
署名“吳睿鶇”的文章表示,可以預見的是,在沒有找到合適政策“替身”之前,“限購令”也許會被無限期延長下去。但“限購令”是窮盡一切調控手段下的無奈之舉,不得已而為之。筆者認為,綜合國內房地產調控以及房地產市場走勢,替代“限購令”的最好路徑是全面推行房產稅。房產稅的實施,既有利于地方政府擺脫對土地財政的高度依賴,形成正常穩定的地方財源,也會使調控長期化和常態化,不像“限購令”那樣,只是應急舉措。
有評論認為,在肯定“限購令”目前需要“到期延續”的同時,必須盡快找到并著手去完善能夠取代“限購令”、足以長遠調控房價維護房地產行業健康發展的治本之策。比如,加大推進和落實保障房建設的力度,并將其充分制度化;再如,完善財稅制度、均衡地方與中央的財權事權匹配,徹底改變地方政府對“土地財政”的依賴;推動土地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入等。
來源:經濟參考報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