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綠王老吉”之爭 千億商標歸屬仍是謎
王老吉品牌“大蛋糕”面臨被切分
專家稱應在提高競爭力的同時避免爭端
12月29日,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對王老吉商標使用權進行仲裁審理,剛剛做大的王老吉品牌“蛋糕”面臨被切分的危險。專家表示,我國品牌發展應在提高競爭力的同時避免爭端,重視知識產權保護。
備受關注的“紅綠王老吉”之爭終于要給出一個說法。據了解,對市場上“紅罐王老吉”商標的承租方香港加多寶公司來說,若生產綠色包裝王老吉的廣藥集團勝出,則加多寶不能在中國內地繼續經營王老吉商標的產品。
記者與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核實時,對方表示,仲裁過程與法院不同,為全程保密,因此無法透露有關案件的信息,而審理出來的結果也不會對外公布,但仲裁與法院判決具有相同效力,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通常該類仲裁案件不會于審理當日出結果。
記者致電廣藥集團辦公室時,對方表示并沒有對該事與外界作出溝通,很多都是媒體自己揣測的,“不知道他們的東西是哪來的”,之后便匆匆掛斷電話。
鴻道集團有限公司29日發表聲明,稱“我們理解公眾和媒體的熱切關注。但是,在仲裁裁決尚未作出之前,我們不準備就本案有關的問題發表任何解釋性言論。雖然最近很多失實報道,但多家寶仍然選擇不解釋、不回應,這是對法律、仲裁規則的極大尊重。”
公開資料顯示,廣藥集團為王老吉品牌的持有者,其于1997年與香港鴻道集團(加多寶母公司)簽訂王老吉商標使用許可,并在此后續租至2020年。然而廣藥集團則認為,該合同已于2010年到期。此外,對于年銷售額百億元、品牌估值達千億元的“紅罐王老吉”來說,其商標租賃費目前每年僅為500多萬元,屬于嚴重“廉租”。
據悉,根據雙方在簽署合同時規定,若出現爭端將由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進行仲裁審理。隆安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強磊表示,仲裁為一裁終結,除非仲裁程序有問題,一般不能上訴。
北京市海淀區法院知識產權庭副庭長楊德嘉表示,類似案件比較罕見。該案涉及產品王老吉的銷售額和商標價值都很大,而通常案件涉及不到這么高數額,即使有些商標商業價值很大,但能產生糾紛部分也較少。
有業內人士估計,該案或有3種結果,若加多寶勝出,則可以繼續使用王老吉商標至2020年,而廣藥則可能擴大授權,將該王老吉商標推廣至其他領域;若廣藥集團勝出,則加多寶不能再出售王老吉商標的相關產品;若雙方實現和解,則加多寶可能大幅增加支付商標使用費繼續經營“紅罐王老吉”。
中關村知識產權戰略研究院院長馬一德說,國內曾出現過哇哈哈、上島咖啡、張裕解百納等品牌爭端。知識產權成果來之不易,過去我國企業并不太重視,于是問題就爆發了。
王老吉品牌在經歷了多年的高速發展后,成為我國最知名的飲料產品之一,這些年更隨著華人的足跡遍及世界各地。然而剛剛發展起來的知名品牌卻面臨著巨大的利益爭奪。在我國,這樣的案例這并不是第一次發生。幾年前,有關健力寶錯綜復雜的沖突和紛爭,就使曾經的“中國頭號飲料企業”風光不再。
馬一德說,對比國際100多年的發展歷史,我國在知識產權方面僅有30多年發展歷史,還屬于品牌弱國,全世界100個知名品牌中中國一個都沒有。因此,懂得保護品牌和知識產權對我國顯得尤為重要。
他建議說,我們要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不要相互拆臺,應重視知識產權保護。
鴻道集團在聲明中稱,“將會一如既往地致力于民族品牌的建設,有信心繼續把王老吉推向世界,我們將不斷推出新的產品,以回報社會的多元化需要。”
來源:新華網 編輯:鄧京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