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方兩會看今年樓市調控新動向
“一些城市今年保障房新開工規模比去年要少,但加上此前已經開工的項目,今年在建施工的保障房規模可能要大于以往,資金需求量更大,任務更為艱巨。”復旦大學住房政策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陳杰說,今年的宏觀調控政策必須通過“預調微調”來破解保障房的融資難題。
此外,在保障房加快建設的同時,其分配和管理的重要性也日益緊迫突出。如何健全供應機制、確保分配公平,如何強化后期服務管理,完善退出機制等,將成為2012年各地政府的一道嚴峻考題。上海市市長韓正表示,2012年,上海將加強“四位一體”住房保障體系建設,更加注重公開透明、公平分配,“進一步加大申請審核和供應力度”。
“如果沒有相關的法律和制度進行規范,保障房在建設上就無法保證有序,在分配上無法保證公正,在后續管理上會造成混亂。”在上海召開的兩會上,一些代表委員如此提醒。
普通住房:供應和需求有待“兩端激活”
市場機構的統計數據顯示,去年上海商品住宅供應量是1067.38萬平方米,成交量729.76萬平方米,成交量創多年來新低,供應量也較上年回落12%。
在去年以來的調控中,與房價“穩中有降”伴生的,是全國不少城市交易僵局的持續。“加快普通商品住房建設,擴大有效供給,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日前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
“充分發揮市場力量,增加中低價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供給,滿足群眾自住性、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大普通商品房供應”……從京滬等地的政府工作報告看,今年普通商品房的供應和需求兩端的活躍度有望提升。
上海近期將調整普通商品住房的標準。此前,武漢、北京、廈門等均已宣布作出同樣調整。根據國家相關調控政策,商品住房被分為“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普通住宅契稅稅率按非普通住宅的一半征收,即1.5%。同策咨詢研究中心總監張宏偉說,普通商品住房標準的調整,對市場成交量來講是一定程度的利好,有利于部分觀望的購房者入市購房。
來源:新華網 編輯: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