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春脖子”太長 病蟲害加重
記者了解到,今年春季我國部分蔬菜主產區(qū)持續(xù)低溫寡照,加之病蟲害加重發(fā)生,導致部分蔬菜產量降低、價格上漲。
在山東省蒼山縣菜農張學山家的茄子大棚里,記者看到,茄子植株長了近一人高,但結的茄子卻稀稀拉拉。“今年‘春脖子’特別長,溫度一直上不來,茄子不開花,結的小茄子也一直掉。”張學山說,去年這個時候,他一茬能摘1000公斤茄子,但今年卻少了一半。
廣西南寧昌盛無公害蔬菜農民專業(yè)合作社經理韋文昌也反映,年初廣西不少地區(qū)氣溫偏低,蔬菜生產周期拉長,產量也降低。比如,白蘿卜生產期延長了大約20天,今年畝產2500公斤左右,比去年減產1500公斤;大白菜畝產大約為2000公斤,比去年減產1000公斤。
油價上漲對蔬菜價格上漲也起到了助推作用。北京東方艾格農業(yè)分析師馬文峰表示,近期成品油價的接連兩次上調推高了菜價。根據估算,油價每上漲4%,蔬菜種植的成本就要增加3%。
海南省物價局近日測算過油價上漲對菜價的助推作用。以從昆明、南寧運往海南的蔬菜為例,油價上漲后每公斤運輸成本分別增加了0.54元和0.50元。
農產品流通中間環(huán)節(jié)多、“最后一公里”等頑疾也推高了菜價。山東壽光被稱為“中國蔬菜之鄉(xiāng)”,宋曉軍在這里做了15年“菜販子”。他告訴記者,蔬菜從農民“菜園子”到市民“菜籃子”,一般要經過“菜農-小販-產地批發(fā)商-長途運輸戶-銷地批發(fā)商-小販-市民”等多個中間環(huán)節(jié),每個環(huán)節(jié)至少加價5%。尤其是“最后一公里”,有時菜價會上漲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