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改革提上日程
盡管利益相關方有所期待,但人民幣國際化并非一蹴而就,專家大都認可其是一個長期、復雜的過程。這其中,加快金融改革步伐,為人民幣國際化提供一個穩定的根基首當其沖。
李稻葵表示,人民幣國際化是我國經濟持續開放、金融體系持續改革的結果,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仍會不斷推進。但這是一個漸進的、務實的、非常謹慎的中長期過程,可能需要十幾二十幾年才能逐步完成。
金融改革與人民幣國際化是相輔相成、互為促進的。日元的可直接兌換建立在中日貿易規模不斷擴大的基礎上。人民幣若期望擔負國際貨幣職能,還需為國際投資者所青睞,可用于投資人民幣金融產品,這對發達的、國際化的金融市場要求頗高。目前國內股票上市企業不多,且表現乏力,對于境外人民幣持有者來說,投資對象依舊偏少。
“還要促進國內實體經濟的發展。”曹遠征表示,本幣作為國際貨幣通常具有三種功能:國際貿易計價和結算、金融市場上的借貸和投資、儲備貨幣。
王小奕指出,人民幣國際化實現關鍵是資本賬戶可兌換。隨著我國經濟貿易發展到一定階段,這一問題已經不可回避。
泛亞金融合作戰略研究院院長劉光溪為人民幣國際化指出了一條新路子:先“周邊化”再“國際化”。他提出,可以考慮以我國邊境省份云南為突破口,先在周邊地區實現人民幣的自由流動。
來源:新華網 編輯: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