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因新奇忘安全 勿讓微信成了“危信”
別讓微信終成“危信”
近日,甘肅接連出現兩起不法分子利用微信進行詐騙、強奸等案件。記者在百度里輸入“微信”一詞,發現除了甘肅,云南、遼寧、浙江等地也出現過類似事件。
QQ、微信的出現滿足了人們“聊天”的需求,也讓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機。相比QQ來說,微信更容易使人上當受騙。微信可以根據地理定位,“搖一搖”后找到“附近的人”,“300米以內”“500米以內”。它大大增加了陌生好友的見面機會,以最快的速度實現了由虛擬世界到現實世界的“聊天”轉變。
中國青年報:“微信”的底線
“微信”是時下很多年輕人手機上的必備軟件,作為新時代的交友工具,它獨具“查找附近用戶”的功能,并通過“打招呼”的方式與對方結識。網絡的虛擬性滿足了人們的好奇心,壯大了人們主動與人交流的膽量,因此,“微信”被年輕人譽為“交友利器”,普及甚廣。
微信為何讓單身交友變成“危信”?
微信是具有發送語音短信、視頻、圖片和文字的新型手機聊天軟件,在短短的一年多時間里便擁有了超一億的注冊用戶,可謂發展迅速。或許當初的設計開發者都不曾想到,這一便捷交友工具能夠在這么快的時間被違法犯罪分子盯上,成為他們劫財劫色的作案工具,以至于多地警方專門就微信發出預警。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微信變“危信”呢?
微信讓人不敢“信” 移動社交需謹慎
微信平臺推出的“搖一搖”和“漂流瓶”功能可以快速發起聊天,移動社交的新通訊方式逐漸成為年輕人手中的交友利器。截至2012年9月,全球微信用戶已經突破2億,而移動社交工具如米聊、陌陌等相關軟件也都擁有龐大的使用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