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擴大內需
重心培育消費增長點
摘要
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要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一戰略基點,培育一批拉動力強的消費增長點,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作用,發揮好投資對經濟增長的關鍵作用。
會議亮點
專家解讀
趙長茂分析稱,“拉動內需”的說法在十八大報告中就已經強調了,擴大內需是長期以來的戰略方針,不算是才提出的。“拉動內需”并不是針對當前的經濟下滑形勢才提出的,而是一直以來經濟發展的戰略思路。
趙長茂表示,近年來我國一直在調整總需求中投資、消費、出口三者的關系,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主要靠這三個方面帶動。在我國加入WTO之后,外貿迅猛增長,經濟發展主要靠出口拉動,但2008年發生金融危機后,我國一大批企業、行業受影響,出現了經濟下滑。這使我們認識到依靠出口風險很大,因為國際市場不可控,因而發展重心應該是擴大投資和消費。
趙長茂說,消費是最終需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基于現實基礎和經驗提出擴大內需的重心要培育消費增長點。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教授易憲容表示,加入WTO之后,我國的外貿迅猛發展,靠外部需求拉動經濟發展,但金融危機發生后,原先出口超過30%有時甚至達到50%的經濟增量,可能一下子下滑到10%左右,經濟受到沖擊巨大。所以說,一個國家經濟要想發展好,永遠要靠內需來拉動。
務農種糧農民不吃虧
會議指出,夯實農業基礎,保障農產品供給。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必須長期堅持、毫不動搖,決不能因為連年豐收而對農業有絲毫忽視和放松。我國有13億人口,只有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才能保持社會大局穩定。
要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嚴格保護耕地,大興農田水利,加強科技服務,不斷提升農業物質技術裝備水平。要穩定完善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充分保護和調動農民生產經營積極性,使務農種糧有效益、不吃虧、得實惠。
要在堅持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基礎上,創新農業經營體制,加快發展現代農業。要加強綠色生產,從源頭上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