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已經坐在車里了,司機說不行,他說在等從打車軟件來的活。這不是拒載嗎?”長春市民王先生一想起20日的遭遇,還是一肚子氣。長春市道路運輸管理局表示,打車軟件是一種新興事物,由它引發的問題還沒有一個相應的法律法規來做依據。
事件起因
已坐上車司機告知已有活
男子一氣之下領孩子走回家
王先生說,20日上午10時,王先生領著8歲的孩子在人民大街與北安路交會打車,正好過來一輛出租車,“我也沒太注意表上寫的是啥狀態,但肯定是立起來的,我拉開車門和孩子坐上車。司機回頭問我,是不是用打車軟件叫車那個人?我說不是。司機說那不行。”王先生說,他當時就明白了,帶著孩子下車,“這時司機又說,你們去哪,我上中醫院。”王先生覺得自己去的方向也不是紅旗街方向,所以就帶著孩子下車了。“當時心里挺生氣的,我領著孩子走回家的,1.9公里,不遠,但心里挺不是滋味的。”王先生說。
乘客質疑
司機這種行為就是拒載
已將情況反映運輸管理部門
王先生心里一直都不能平靜,他覺得司機這種情況是拒載乘客,“這次是我領著一個孩子,如果是領著一位老人呢?老人著急要去醫院呢?或者有十萬火急的事呢?也要先拉從打車軟件過來的活嗎?為什么打車軟件的活要優先呢?”王先生說了一串疑問。“我記下了車牌號:吉AZ27×××,我希望能再見到這個司機,我可以和他一起去管理部門,當面把事說說。”
王先生在20日時將情況反映給了長春市市長公開電話投訴熱線,21日又打了長春市地方道路運輸管理局投訴電話,反映了情況,并希望能得到相關部門的解答。
隨后,記者撥打了長春市地方道路運輸管理局投訴電話,將王先生提供的車牌號告訴工作人員,工作人員表示這輛車屬于個體車,聯系方式不能隨意透露。
部門表態
界定拒載需符合三個條件
暫無法規應對打車軟件糾紛
長春市地方道路運輸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按照規定定義拒載有這樣三個特點:一是出租車在待租狀態,二是已得知乘客去向,三是未提供服務。目前出現的打車軟件是新興事物,從長春使用打車軟件情況來看糾紛不少,但還沒有出臺相應的法規,沒有明確的規定,無法約束這種情況,也無法給打車軟件帶來的這個問題定性。從全國來看打車軟件也是問題不少,還處于一個摸索的階段,“我們也希望盡快出臺相應的法規,我們在處理問題時也好有所依據。”
對于王先生遇到的情況,長春市地方道路運輸管理局投訴舉報中心這位負責人說王先生可以打投訴熱線反映,也可以形成材料寄給他們,屆時他們將找到當事人和當事司機,具體處理此事,“如果拒載情況成立,司機會受到1000元到3000元的處罰。”
該負責人說,司機接到打車軟件的活在先,司機可以把表扣下,如果再有乘客要坐車,司機一定要先和乘客說明情況,告訴乘客自己已經接了打車軟件來的活,坐與不坐車由乘客自己來定,才能避免這種矛盾的發生。
司機看法
要先履行已定好的單子
但要與后來乘客解釋清楚
針對這種情況,記者采訪了多位出租車司機,他們的想法基本都是既然已經有了訂單,那就要先把訂單的活拉了,如果其間有乘客要上車,一定先和乘客說明自己已經接了打車軟件的單子,告訴乘客自己的行車路線,“一定要先告訴對方我是已經有訂單了,空車狀態是在等人,我的行車方向是哪里,由乘客自己決定坐與不坐。”出租車司機李師傅說。出租車司機王師傅就遇到過這種情況,“那次我也是接了打車軟件的活,在等人的時候,有乘客要打車,我先告訴他我已經接了單子,也告訴了他我的行車路線,他覺得不順路就沒坐。所以越早溝通好,矛盾越小。”
但是如果司機接了訂單,沒拉訂單的活會有什么后果呢?出租車司機李師傅說,如果乘客第一次給個差評,三天之內司機禁止使用打車軟件,如果一周有三次差評的話就封號。李師傅說,懲罰還是挺嚴厲的。
據了解,司機使用打車軟件搶單是有嚴格審核程序的,通過系統審核后才能接單。用戶在出行時一旦碰到問題,可以馬上報給在線客服,情節嚴重的,客服會立即封禁該司機。如果乘客未經司機認可逃單、嚴重遲到或擾亂平臺秩序,也會對乘客進行凍結懲罰,被凍結乘客的獎勵和積分將被清零。
律師說法
司機先說有客不算拒載
先問對方去哪就算拒載
吉林法徽律師事務所主任邱德明介紹,司機接了打車軟件的單子,那他就要先履行打車軟件這個服務合同,如果司機向乘客說明了已經先接了打車軟件的單子,并且拿出確鑿證據,司機可以不算是拒載。如果先問了要坐車的乘客去哪兒,之后再告訴對方已經有打車軟件來的活了,不拉對方那就算拒載了。
這事
您怎么看?
王先生覺得,他已經坐到車里了,就應該得到相應服務,沒有拉到就算拒載。眾多出租車司機認為要先拉打車軟件的活,可以與乘客解釋好。律師覺得,司機要先履行先形成的服務合同,如果證據確鑿,也不算拒載。
平時大家也都打車,您遇到過哪些情況,您覺得這位司機的行為到底算不算拒載,您怎么看?歡迎撥打本報24小時熱線0431-96911與我們一起分享您的想法。
記者 朱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