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軍網記者頻道報道,七月的北京,時而酷熱難耐,時而大雨傾盆。
7月18日下午,正值北京高溫悶熱,在中華世紀壇涼爽的禮堂,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們就是駐羊坊店地區部隊優秀士兵代表和他們來自家鄉的父母,海淀區羊坊店街道辦事處在這里隆重舉行了一個非常特別的歡迎儀式——羊坊店地區“優秀士兵父母逛北京”活動正式啟動。
海淀區羊坊店地區駐區部隊單位較多,共有10個部隊推薦了本單位優秀戰士代表并邀請他們的父母赴京。參加這次活動的優秀戰士家庭,經濟條件不是很寬裕,大部分戰士的父母沒有出過遠門,在農村靠種著幾畝莊稼田辛勤地勞作,有的戰士父母靠在外打零工養家,這次是他們第一次來北京。在北京的幾天時間,這些優秀士兵代表陪著他們的父母,游覽了八達嶺長城、頤和園、天安門廣場,瞻仰了毛主席遺容,品嘗了北京烤鴨,參觀了鳥巢、水立方、軍事博物館、世紀壇、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會演播大廳。7月21日下午,在參觀完北京衛戍區一師某團軍事訓練表演、軍隊營房、戰士內務衛生并與戰士們共同就餐后,圓滿結束了他們在北京的行程,愉快地返回了自己的老家。
感謝組織圓了父母的北京夢
“子欲養而親不在”是人生的一種痛苦和遺憾,優秀士兵、三級士官馬超就懷有人生的這種痛苦和內疚。
馬超是某團的一名代理排長,在部隊他是一名優秀的戰士,在家里他是獨子,還是一個孝順的兒子。一張被訓練場太陽曬得黝黑、略顯消瘦的臉頰和雷厲風行的軍人作風,凸顯基層革命軍人的本色。入伍10多年來,在基層部隊他同戰友們在訓練場上摸爬滾打,練就一身過硬的軍事本領,多次被單位評為優秀士兵,2009年榮立個人三等功一次。這次組織上推薦他作為優秀士兵代表,并邀請母親來逛北京,身高一米八幾的小伙子感動得哭了,他說:“是因為自己欠母親太多,是因母親一個人在農村老家種田太不容易、太辛苦、太勞累。作為兒子,常年不在母親身邊,沒有盡到責任和孝心,太想有機會孝敬母親,報答母親,經常做夢帶母親逛北京,沒有想到是組織幫我實現了帶母親逛北京的夢。”
2000年12月馬超從河北省藁城市九門鄉入伍,在他當兵的第二年,父親去世,家人給他發了五封電報催其回家,當時他正值參加團里組織的軍事比武,最終沒有見上父親最后一面,成為他一輩子的遺憾和內疚。干好工作,報答母親,孝敬母親便成為他人生的動力和精神支柱。組織推薦他參加優秀士兵父母逛北京活動,是他當兵以來最快樂、最高興的事,他說:“沒有部隊領導的關心,就沒有我的今天,沒有當地政府對我們父母的牽掛,我母親可能一輩子來不了北京,一輩子只能在夢中念叨想去看毛主席。”在游覽長城、故宮、瞻仰毛主席遺容,在參觀軍事博物館、世紀壇、中央電視臺,在母親上下車時、過人行橫道時、吃飯就座時,馬超一直牽著母親的手,向母親介紹北京的變化和成就,享受著母子親情和快樂、幸福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