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億年后,太陽以“超壯觀的焰火告別”
“在所有的行星都逃走后,太陽還有400多億年的存活期,”孫四周推算,他認為,屆時,太陽將作為一顆超級巨星,在宇宙的邊緣部分閃耀。它的面積很大,而且還會迅速外擴,厚度變小。
“太陽內部的熱核反應將減弱,因為面積增大了,能量損失也更大了,太陽的溫度會稍稍變低”,孫四周認為,太陽會有一個逐漸變暗的過程,“先是最外沿撕裂,光芒陡然增大,形成一圈耀眼的光環,這個環就是現在宇宙觀測中所看到的‘愛因斯坦環’,隨著物質消耗的加快,‘愛因斯坦環’向內收縮,直至消失……”
“這就是太陽的離去過程。它以自身為燃料、以超壯觀的焰火晚會,完成與這個宇宙的告別之禮。”孫四周含有詩意地描繪。他表示,任何事物都有其誕生和消亡的過程,太陽系也不例外,如果要說世界末日,“這個時候才是宇宙的末日”。
“經過計算,我們的太陽系現在正處于演化成熟期,相當于人類的30多歲。它仍然在膨脹,但是它很平穩。平穩到比嬰兒的搖籃更舒適更安全。”孫四周介紹。
他具體解釋道:“就算按現在的尺度計算,太陽的直徑目前為140萬公里。從原先的70萬公里增加到現在的140萬公里,用了69億年時間。平均每億年大約10萬公里,一年大約0.001公里,即每年大約1厘米。”
“即使在5000年以后,我們的太陽和現在比起來也幾乎沒什么變化。至于600億年以后,地球脫離了太陽系,我們人類的未來是什么,我們現在只能想象,不需擔心。”臨采訪結束,孫四周引用了蘇軾的一句話來說明自己的觀點——以其變者而觀之,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以其不變而觀之,物與我皆無盡也。
“2012,我們會活得很好。”孫四周肯定地表示。
來源:揚子晚報 編輯:馮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