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憋足勁要配合這三伏天,剛剛過去的7月份,南京樓市“中暑”了。根據網上房地產統計,截至昨晚8點,南京樓市7月份新房成交量高達8646套,這個數字一舉超越了本輪調控以來的所有月份,達到2009年之后的最高量。
數據:樓市與天氣一起“中暑”
傳統的樓市淡季,在樓市調控的重壓下已經變形。在7月的高溫天氣下,南京的開發商賣房賣瘋了。網上房地產統計發現,到昨天晚上8點為止,南京樓市7月份新房認購8889套,成交8646套。與去年7月份認購3772套、成交3027套相比,今年7月份的認購和成交都漲到兩倍多——同樣在酷暑天,樓市的冰火兩重天顯而易見。
不僅如此,7月份的認購量僅次于6月份,為限購令出臺以來第二高;而成交量不但是限購以來最高,還超過限購令出臺之前一年的所有月份,相當于兩年半以來最高。上一次的樓市爆發,還要追溯到狂熱的2009年年底。
開盤:連夜排隊頻頻出現
從樓市供應量上看,開發商在“淡季”的表現并不消極。統計發現,7月份南京有4300套新房源上市,這在以往并不是個小數字,然而買房人的熱情顯然超出了開發商的預料,實際銷量竟然是供應量的兩倍多。
從開盤表現看,開發商絞盡腦汁地打折促銷再也看不到,相反卻輪到買房人吃苦:要么冒著酷暑排隊,要么深夜不睡排隊。江浦一家樓盤在工作日內,領到銷許后立馬深夜開盤。橋北一家樓盤開盤推出188套小戶型房源,結果當晚“夜光”。江寧一家樓盤領到銷許后在周日夜間12點開盤,不少買房人雖然再過幾個小時就要上班,但也只能連夜去買房。
擔憂:庫存變少,房價變“牛”
盡管國務院樓市督查組來寧考察樓市,盡管有上級部門要求開發商低調,盡管南京辟謠稱“公積金新政”并非救市,但難掩樓市“中暑”的實質。7月初南京樓市庫存為4.9萬多套,而到了7月末,庫存只剩下4.6萬多套。365網站抽取8大板塊89家重點在售樓盤分析發現,7月南京房價出現了0.49%的增長。
在樂觀情緒的主導下,開發商加速快跑,有統計顯示8月份將可能有7000套新房入市,創年內新高。不過也有開發商保持冷靜的頭腦。板橋新盤金域華府剛剛領取了數百套新房源的銷許,即將在8月初亮相,而樓盤銷售負責人卻表示會理性開價,將用大量“7”字頭的房源入市,如此一來將砸出板橋地區的“谷底價”。
分析:筑底期不會重現房價大漲
“目前仍然是樓市的筑底期,房價重現2009年大漲的那一幕不會出現,對于買房人仍然是不錯的買房時間。”江蘇省房協房地產研究所所長李智分析認為。
李智說,從數據來看,南京的住宅上半年比去年上半年上升58%,而二手房成交量同比則下降13%左右,舊房源沒有得到有效釋放,通過調查二手房源成交的買房人類型發現,購買學區房的改善型人群逐漸增加,剛需是新房市場的主要力量,而改善、剛改則成為購買二手房的主要力量,這批客群未來將成為市場的一個重要支撐。
李智認為,目前市場依然處于筑底期。“目前應該花很多時間去選房而不是買房。因為,在改善需求沒有大批量入市的情況下,價格不會出現大幅回升。”(馬樂樂)
相關新聞
下半年首場土地拍賣平淡收場
昨天下午,下半年的第一場土地拍賣會在南京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舉行。由于缺乏大牌房企捧場,公開出讓的7幅地塊中有3幅以底價成交,江寧鎮中心的一幅住宅地塊雖經過24輪競拍,但成交價還不到6000萬元。昨天公開出讓的7幅地塊中,除了仙林的一幅加油站用地之外,其余6幅均在浦口區和江寧區,距離主城較遠,市場關注度也不高。
根據國土局網站的土地出讓公告,南京今年前7個月只舉行過5場拍賣會,而在昨天的拍賣會結束后,目前已經沒有新的公告,南京的土地市場出現了少見的“斷檔”情況。而按照土地出讓公告需要公示1個月的規定,這意味著8月份將“無地可賣”。
7月中旬,南京國土部門罕見地一口氣預告41幅地塊,如此密集的預告引起了人們的遐想,不過半個月過去,這41幅地塊仍然沒有“轉正”。這似乎意味著,雖然政府部門頻拋“橄欖枝”,但開發商拿地仍然小心謹慎。
房產秋交會9月下旬舉行
一年一度的南京房地產秋季交易會(簡稱秋交會)將在9月下旬開幕。昨天下午,本屆秋交會組委會宣布,此次展會將于9月20—23日在新莊國展中心舉行。
與以往不同的是,本次展會將采取主題展區劃分,設有品牌地產專區、地鐵樓盤專區、商業辦公展區、遠郊都市圈展區,二手房展區、旅游度假樓盤專區。其中備受關注的地鐵樓盤專區,將涵蓋地鐵沿線及未來規劃有地鐵經過的各品牌項目,“不受限”的商業辦公及都市圈樓盤在此次展會中也都有相應的展區設置。
在限購的大背景下,“賣一買一”成為改善型購房人常見的買房方式。本屆秋交會一大服務“利器”便是“換房一條龍”。組委會稱,該活動將在展會現場設立政策咨詢及貸款咨詢點,主要針對對象為“改善型”購房者。
來源:現代快報 編輯:張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