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南京市法制辦獲悉,為了廣泛征求社會各界意見,南京市決定10月9日舉行《南京市停車場管理辦法》(聽證會稿)立法聽證會,歡迎市民和單位代表報名參加。
據悉,聽證會將討論南京市停車場規劃和配套建設方面存在問題、專用停車場能否有條件向社會開放、如何合理設置道路臨時停車泊位等問題。南京市法制辦公布了《南京市停車場管理辦法(聽證會稿)》。這份辦法草案規定,小區現有停車位的對外開放和臨時停車位的開辟都需業委會或業主大會的同意。
這份辦法草案明確,鼓勵單位和個人采取多種方式投資建設和開辦公共停車場。鼓勵建設立體式停車場和利用地下空間建設公共停車場。
該辦法草案規定,政府儲備及其他閑置期超過一年的待建土地,符合有關臨時停車場建設條件且周邊存在停車需求的,土地使用權人根據有關要求,可以設置臨時停車場。單位和個人投資建設公共停車場的,市、區人民政府可以按照規定給予獎勵,具體辦法由市財政部門會同相關部門另行制定。
對于居民區和單位的停車位管理,該辦法草案明確,應當首先滿足本區域內業主的停車需要,不得擅自改變使用性質。居住區配建的停車場建成后,在滿足本居住區居民停車需求和征得業主委員會同意后,可以向社會開放閑置空余車位,提供停車服務。如果規劃建設的停車場不能滿足停車需要的,需要占用小區空地增設車位,也必須經業主委員會或者業主大會同意。
對于城市道路的臨時泊位的設置,該辦法草案也明確了程序: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可以會同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門依法劃定臨時停車泊位,并規定停車泊位的使用時間,設置警示標志。設置或者撤除道路臨時停車泊位時,應當向社會公告,充分聽取相關單位和市民的意見。公告期限不得少于30日。
征集10名聽證會代表
據介紹,聽證參加人數為10人。聽證旁聽人依據報名先后順序確定,人數一般不超過30人。
報名可采用電話、網絡、傳真或者書信等方式。電話:025-83216315(傳真);地址:南京市北京東路41號,市政府法制辦公室法規處;郵編:210008。電子郵箱:83216315@163.com。
申請作為聽證參加人參加聽證會的,應當準備書面發言材料,并在會前書面告知發言的主要論點和理由。報名截止時間:9月20日18:00。(仇惠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