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下午,常州市召開生態文明在行動工作點評會,對今年一季度生態環境情況的不足和存在問題進行點評,并部署下階段工作重點。市委副書記、副市長、市政府黨組書記費高云強調,建設生態文明常州是一個具體務實并需要長期付出努力的目標,要正視問題,團結奮戰,進一步加大建設力度。
1至3月,廣大市民較為關心的水環境和空氣環境質量情況雖持續改善,但均有不如人意之處。對照新標準,3月份常州市空氣質量優良以上天數為12天——而對照老標準則為23天。另外,全市117條轄市區“河長”掛鉤河道的124個斷面,高錳酸鹽指數、氨氮、總磷3項指標全部達標的僅占28.2%。
費高云指出,必須看到環保工作依然面臨很大壓力,特別是大氣污染防治壓力加大,太湖治理任務艱巨。在下階段工作中要具體做好四方面工作——
一要著力提升環境質量。要讓群眾“喝上干凈的水,呼吸上新鮮的空氣”。今年再下決心整治一批黑臭河道、河塘;高度重視霧霾問題,全面推進機動車、工業廢氣、揚塵等污染防治工作,突出重點區域廢氣污染治理。
二要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各轄市、區要嚴格執行生態創建規劃,積極打造生態文明亮點工程,對不達標以及排名情況不理想的指標達標提升工作要強力推進。
三要狠抓污染減排工作。要將主要污染物減排和太湖治理、藍天工程等有機結合,全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落后產能淘汰,著力抓好“六廠(場)一車”減排措施落實,狠抓重點工程開工率。
四要切實解決群眾身邊的環境問題。要提升污染源精細化管理水平,對涉及民生的重大政策和影響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項目建設工程做到風險評估全覆蓋,大力開展生態文明宣傳教育活動,倡導綠色消費、低碳生活。 (通訊員 陳嫦青 楊可可)
實習編輯:于熙
相關文章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