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3日,鞍山市千山區唐家房鎮果子園村的一個葡萄園內,55歲的王學密正忙著澆灌葡萄。只見葡萄藤下面,塑料薄膜覆蓋的兩根滿是小孔的塑料管正向外滴灑著液體,一名工人手拎一桶牛奶,準備加到高處的滴灌箱內。
“牛奶浸入土中,通過葡萄苗根系吸收,葡萄就可以‘喝’到牛奶了。 ”王學密笑著說,除了給葡萄“喝”牛奶,他還將豆餅作為有機肥料施到田里讓葡萄 “吃”,“這樣種出來的葡萄光質好、甜度高,而且汁多肉脆,每公斤賣價要比普通葡萄高出三四倍。 ”
說起自己的葡萄,王學密一臉興奮:“我種的葡萄不僅‘喝’牛奶、‘吃’豆餅,而且一年四季都能采摘到。 ”這是咋回事?王學密解釋道,想讓一株葡萄藤四季成熟是不科學的,但結合農時、溫室等內外在條件,讓一塊地里的葡萄按季節分別成熟還是很科學的。
2009年,王學密經過考察,在鞍山市科技局的支持下選定有機牛奶葡萄四季成熟作為他的科技特派員引領項目。隨后,他自籌資金在鞍山千山區唐家房鎮承包了大片玉米地并改為葡萄園。
王學密說,他在葡萄園里劃分了露地、冷棚、暖棚、溫室共4大栽植區,這4大栽植區通過科學管理,可以實現葡萄四季成熟,每一季成熟的葡萄有2至3個月的采摘期,實現了全年大部分時間有新采摘的葡萄供應市場。他的每株葡萄藤一年要“喝”1公斤牛奶,“吃”掉1公斤豆餅,還采用生物綜合防治法,大大保證了葡萄的有機品質。
鞍山市科技局農村處處長王憲革說,葡萄四季成熟是葡萄種植研究的新課題,下一步將在全市范圍推廣這個科技特派員項目,幫助農民更好地用科技致富。
圖為王學密正準備為葡萄進行牛奶“澆灌”。
來源:東北新聞網 編輯:許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