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更藍水更碧山更青
1月24日,葫蘆島在城區5個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點,全部安裝了PM2.5監測設備,隨時監控造成霧霾天氣的主要元兇。這意味著,葫蘆島不僅實現了城區空氣質量自動監測全方位,作為被列入國家第三期PM2.5監測城市的地級小城,比國家要求監測PM2.5的時間,整整提前了3年。
對于一個以石油化工、冶煉等重工業為支柱產業的城市,葫蘆島的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非常艱巨。對于空氣質量,葫蘆島人更敏感,更關注,付出的努力也更多。
去年,他們編制完成了《葫蘆島市藍天工程實施方案》,嚴格控制污染排放總量,大力倡導循環經濟和清潔生產,嚴格監管重點排污企業,不斷加大對違法排污行為的處罰力度。對市屬取暖鍋爐、城區洗浴行業、生物質能鍋爐使用單位開展了重點檢查,去年更換城市生物質燃料茶浴爐188套。對尾氣超標車輛實施限期整改,全市共檢測機動車50000輛,核發環保檢驗合格標志49500個。
想象著一條曾經漂浮著垃圾、小心翼翼在城市中穿行的河流,突然可以洗去污垢,大大方方地在成片的林地間歡快地流淌,那種激動的心情足以融化冬季的寒冰。
近幾年,葫蘆島對流經城區的五里河、連山河和茨山河進行綜合治理,3條河發生了讓人難以置信的巨變。五里河,曾經積聚了厚重的化工污染淤泥,河面上漂浮著五顏六色的污染物,而連山河和茨山河,牲畜糞便堆積,蒿草紛亂叢生,河灘臭氣熏天,蚊蠅肆虐,老百姓以前避之唯恐不及。經過徹底清淤、下潛污水管線,沿河進行多層次綠化,鋪設方磚,安置坐椅、點綴園林小品等綜合治理,現在3條河流波光粼粼,禽鳥翻飛,成為老百姓休閑好去處。五里河和連山河兩岸的住宅不斷升值,依托景觀連山河,連山城區東遷得以順利實施;茨山河則成為龍港區文翠路步行街開發和聚集人氣的重要源頭。
水源保護更得到高度重視。葫蘆島對重點流域、重點區域重點監管。全面開展了總投資約1.16億元的凌河流域污染治理,退田還河1990畝,實施了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污水處理設施截污干管、濕地處理、河道清污、畜禽養殖治理等工程。現已關閉了2個排污口;完成了8個污水處理設施項目、8個畜禽養殖小區污染治理項目;基本完成了2個截污干管工程、2個濕地處理工程,完成的項目占工程總任務量的80%,從根本上改善了凌河水質。目前,全市飲用水水源水質穩定達標,近岸海域水質達標率100%。
青山復嬌美。在興城市羊安鄉窩棚山上,荒廢多年、人跡罕至、沒有一棵草木的一處廢舊采石場正在發生巨變。清理廢石、廢渣,覆蓋客土,農民李久宇帶人正忙得歡。響應青山工程號召,在政府投入不到100萬元的基礎上,他兄弟幾人投資近千萬元清理修復山體,在57畝整理后的土地上,將栽種大果榛子、地槿等經濟林,建豬舍。 “咱是在山上建銀行,現在存的多,將來收益也多。 ”
作為一個礦產資源大市,葫蘆島山巒曾經傷痕累累。省里啟動青山工程后,葫蘆島一山一策做實做活,去年全市青山工程總投資達1.6億元,其中各級財政投入僅3000多萬元,杠桿聚集民資比例是1∶4。去年全市經治理的礦山有2247畝恢復了植被,綠化覆蓋率達到90%以上;有3406畝礦山經治理后為當地提供了工業、商業用地,占全市總治理任務的六成;977畝礦山治理后建成保障性住宅樓80萬平方米。
走廊變身生態長廊,遼西綠色生態長廊工程去年告竣。目前葫蘆島擁有自然保護區6處,濕地保護區3處,近年來,每年人工造林面積均超過百萬畝,林業用地年均遞增5.9%,森林覆蓋率年均提高1%。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33.8%,超全國平均值13.4%;中心城區綠化覆蓋率超全國平均值8%;環境空氣優良天數占全年97.3%;2/3縣(市)區森林覆蓋率超過或接近30%。
海灣如鏡東戴河(資料片)。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