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撫順清原滿族自治縣南口前鎮南口前村村民王文杰正和家人忙著給新房子鋪地板、做家具。提起自己的新家,王文杰滿臉幸福:“感謝黨和政府給咱受災戶蓋了這么好的房子。周圍鄰居不少都已經入住了,我準備好好裝修一下再搬進來,新家得有個新氣象!”
在去年撫順“8·16”洪災中,南口前鎮是受災最嚴重的鄉鎮。因為房屋受損嚴重,災后王文杰和老伴就暫住在政府提供的一處出租房中。隨著南口前新市鎮一期工程集中安置樓建設的竣工,10月初,852戶房屋被洪水沖毀的南口前鎮受災村民就陸續領到新房鑰匙,搬進了寬敞、明亮的新樓房。記者在王文杰的新家看到,防盜門、電子對講系統以及衛生間的坐便、洗手盆等已經安裝完畢,屋內的大白也已經刮好,隨時可以拎包入住。
安置房有40平方米到60多平方米多種戶型。據了解,為確保分房過程公開公正公平,選房者進行了兩次抽簽,抽取抽房順序號之后還要根據順序號再次抽取住房號。相關部門還邀請了縣公證處的公證人員全程參與,確保分配工作陽光操作、公開透明。
去年洪災過后,撫順市委、市政府把災后重建視為頭等大事,集中人力、物力、財力,全力組織實施災后恢復重建。為妥善安置南口前鎮受災群眾,撫順市決定在南口前鎮北口前村選址建設南口前新市鎮,將南口前、北口前、向陽、康家堡、張家堡等5個村屯部分居住在交通不便、容易發生洪澇災害和地質災害區域的居民遷移到此居住,徹底杜絕洪災隱患。
新市鎮規劃用地130公頃,一期開發38.8公頃,共計28棟樓,可入住852戶居民。規劃區內除建設河堤、道路、供暖、供水、電力、通信等基礎設施外,還建有滿族特色商業街,確保入住新市鎮的住戶享有完善的配套設施。規劃鎮區的功能結構為“三區、兩帶、一中心”:“三區”即位于規劃區北部的綜合服務區,位于規劃區中部的生態居住區,位于規劃區南部的農產品加工及貿易區;“兩帶”即沿王家堡河的濱河景觀帶,行政中心向南形成的商業發展帶;“一中心”即位于規劃區北部的行政文化中心。
為了讓受災群眾盡快入住,去年9月開工后,工程就采取邊設計、邊審批、邊施工的方式,搶進度、保工期,今年6月配套項目也相繼開工。目前,安置小區的路面硬化、圍欄封閉和地下強電、弱電、給排水管網及農村生產資料儲備倉庫等配套工程建設已基本結束,集中安置房全部達到入住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