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嚴峻復雜的經濟形勢和經濟下行壓力,今年前三季度全省經濟運行保持總體平穩。經濟學者們普遍認為,如果換一個角度,從新常態的視角看待當前經濟運行,遼寧經濟實際上正呈現出結構優化和質量效益提升的5個新特點。
變化之一,是產業結構孕育新突破。前三季度,全省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速高于全省水平0.1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全省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為40.4%,比上年同期提高0.7個百分點。全省裝備制造業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為32%,比上年同期提高0.9個百分點。從裝備制造業行業看,儀器儀表制造業增長18.5%,汽車制造業增長17.7%,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增長16%,金屬制品業增長9.1%。
變化之二,是固定資產投資結構發生積極變化。前三季度,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1163.3億元,雖然比上年同期僅增長0.7%,但民間投資為15169.7億元,增長4.9%,增速高于全省水平4.2個百分點,民間投資占全省固定資產投資比重為71.7%,比上年同期提高2.9個百分點。更重要的是,在第三產業投資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投資比上年同期增長44.9%。
變化之三,是居民收入增速高于經濟增長。前三季度,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88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0.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5%,高于全國水平0.3個百分點,快于地區生產總值增速2.3個百分點。其中,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789元,同比增長9.5%,實際增長7.5%;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26元,同比增長12.3%,實際增長10.6%。
變化之四,是經濟運行的質量效益有所改善。前三季度,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548.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26.1億元;實現利稅總額3038.1億元,增加239.8億元。裝備制造業實現利潤總額668.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7%;實現利稅總額1023.8億元,增長21.9%。
變化之五,是資源環境成本的消耗有所減少。前三季度,全省規模以上工業萬元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5.8%。41個行業大類中有31個行業的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呈現不同程度的下降。六大高耗能行業中,除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外,其他五大行業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均同比下降。
省統計局人士指出,全省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但全省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下一階段,應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全面貫徹落實各項政策措施,加快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不斷優化經濟結構,著力改善民生,促進整體經濟持續平穩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