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尹女士被騙買下的“神藥”。
“今天9點左右,我從210醫(yī)院里出來時被人搭訕,說蹲在路邊的一名男子擺攤賣的干果類的東西是治療慢性咽炎鼻炎的特效藥。開始我不信,后來有兩三撥人當著我的面兩三百元那么買,我本人確有咽炎,于是買了100多元的,結果上當了。”昨日下午,市民尹女士(線索費:50元+50元禮品)向本報熱線84323110來電反映此事。文本報記者紅心 圖本報記者張瑜
尹女士告訴記者,昨日9時左右,她從210醫(yī)院里出來,打算坐公交車回家。這時她一眼瞥到墻角處蹲著一名外地男子,在擺攤賣看似干果的東西。“當時我沒打算過去看,這時一名中年女子從我身邊走過,邊走邊嘟囔著2007年給兒子買過這東西,泡水喝把他的鼻炎咽炎全治好了,而且去根。但要買只能買母的,不能買公的。”中年女子的話引起尹女士的注意,原來她是一名多年的咽炎患者。對方見尹女士有了興趣,就主動說:“走,我教你怎么鑒別公母。”隨后尹女士和該女子回到地攤邊,女子熟練地從一袋“干果”中挑出皺皺巴巴的說這樣的就是母的,而后她買下“干果”匆忙地跑去趕公交車了。
尹女士有點動心了。此時,身邊又有兩三撥人兩三百元地買走“神藥”,尹女士盡管仍是將信將疑,但還是花100多元買下了一小袋神藥。為了保險,她還跟小販要來電話。不過讓尹女士懷疑的是,她拎著“神藥”往公交車站走時,發(fā)現(xiàn)剛才在小攤上旁觀的一名女子好像在跟蹤自己,“見我確實上了公交車,她才轉身離開,我發(fā)覺這里面可能有貓膩。”
尹女士隨后拎著“神藥”到多家藥房詢問,藥劑師無人能說出這到底是什么藥材,但有一名老醫(yī)師肯定地說這不是什么神藥,是在東南沿海福建一帶很常見的植物果實,叫棗檳榔,確實有一些消痰止咳的功效,但說包治咽炎、鼻炎的“神藥”有點太夸張了。尹女士隨后撥打小販給她留下的電話,提出要見面再詢問一些服藥的方法,但警惕性很高的小販當即表示已經(jīng)離開大連回老家了,而后電話關機。
記者在網(wǎng)上查閱關于棗檳榔的信息發(fā)現(xiàn),該“神藥”在阿里巴巴上有供銷信息,不過價格只有每公斤6元,一次批發(fā)50公斤以上,只要5元。這樣廉價的“藥材”小販竟要價300元每斤,實在太敢喊價了。記者采訪中了解到,小販手機號為甘肅張掖縣號碼,從衣著口音看也是外地人,但幫他“拉驢”的幾人均為本地中年人,顯然這樣的“團伙”更具有欺騙性,提醒廣大市民勿再上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