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和編程是肖明最大的興趣愛好。王芷琦 攝
比賽現場,有的選手是單獨奮戰,也有的組團上陣。大連承億科技有限公司帶來的一個污水檢測項目,就是由4名去年剛畢業的大學生兄弟共同研發的。作為公司的技術顧問,肖明在比賽中自信滿滿地拿出自己最新研發的一款測液位儀,滔滔不絕地推介起他和三名大學兄弟的創業成果。原來,同學孫長良是經理宋堯和肖明負責研發,林海負責銷售。這四人都是大連工業大學機械電子工程專業的大學生,在大學期間就曾由老師推薦參加了遼寧首屆機器人擂臺賽,不僅順利奪得冠軍,而且還因此在學校里一炮走紅。校領導對此非常重視,為他們建立了一個實驗室,那時創業的種子就在他們心中萌芽。
由于大學四年的磨合相處,他們互相了解彼此的秉性。“我們四個人在大學相處就像是談戀愛時期,開始有實驗室一起團隊合作的時候就相當于結婚,而現在我們四個創辦了自己的公司就如同有了自己的孩子,公司就是我們四個的孩子!”公司經理孫長良告訴記者。
肖明說:“我們所研發的儀表儀器,主要是用于工廠測量污水液位和流量,這是在當下倡導的綠色環保大勢中所必須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現在國內市場上用的都是進口的設備,國內基本上沒有自己研發的產品,我們現在研發的儀表儀器都是在國內產品中上等水平的。”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他們也曾遇到過失敗和挫折。在創業初期,資金不足、推銷失敗,材料選擇困難等問題,曾令他們手足無措,但是他們都沒有放棄,靠著相互之間的鼓勵,他們走到了今天,最后在老師的推薦下,來到了甘井子區創業中心。肖明說,在未來,他們將會申請自己的專利產品,融入新的資金,不斷壯大自己的公司,希望成為自主研發儀表儀器的公司。
本報粉絲@byond點評:自主創業的很多,但是擁有自主研發成果的卻寥寥無幾。我始終覺得,我們更應該尊重技術,給他們足夠的信任和關注。有自己核心技術的企業,才能更有后勁兒。把自己所學、所長變成有價值的資本,也應該是知識青年們創業的主打方向。不過,創業路上總有許多坎坷和磨難,要想將自己的技術成果真正落地,還要有一系列的后續工作要做,比如申請專利、跟進后續研發、建立銷售團隊等等,總之希望這四名大學生能夠堅持到底,使創業種子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