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許明
昨日一大早兒,“全國優秀慈善工作者”祝瑞伍出現在金州新區灣里街道宜寧社區。就在幾個小時前,他剛從杭州參加一個全國公益論壇返連。祝瑞伍說,天寒風急有點擔心居民有什么閃失。7時多,他便領著工作人員走遍了整個社區的24棟樓,還走進幾個孤寡老人家里看望老人。一年多以來,作為從擁有近3萬名義工的萬里愛心會會長到一名社區書記,祝瑞伍坦言自己累并快樂著。之所以累,因為除了愛心會的事兒,還有社區的一大攤子事兒,之所以快樂,因為他看到了受資助人的開心和社區居民發自肺腑的笑顏。
宜寧社區的樓房基本上都是25年以上的老房子,年久失修,破損嚴重。之前每月每平0.2元的物業費百姓也不樂意交,幾乎成了棄管樓。祝瑞伍當上社區書記以后,一切都有了大改觀。樓面粉刷一新了,樓道窗戶換了,感應燈亮了,居民家里也用上了燃氣,物業費居民也主動繳納了。整個社區1026戶近5000名居民的大事小情幾乎都裝在祝瑞伍的心里。
“問癥”于群眾,“求醫”于基層,“治病”于社區,這是祝瑞伍上任社區書記的“三板斧”,他與所有社區工作人員、樓長、黨員、居民代表分別開會。老百姓有什么困難?社區工作有哪些缺陷?社區存在哪些問題?接著是連續走訪,最終匯集了105個問題,包括樓體失修、居民用水、小區安全、亂扔亂建等問題,件件關乎老百姓的利益。
問題弄清了,就要解決問題。社區49號樓門前有一段百余米的坑洼路,多年未修。祝瑞伍親自帶著愛心會的義工弄來土和石子兒修路,周圍居民很受感動,最終七八十名居民一起干,很快就有了一條平整的路。社區百余個問題的順利解決,都離不開居民的主動參與。
祝瑞伍干社區書記前,宜寧社區有義工十幾個人,現在已有二三百人,有什么愛心活動,大家一呼百應。宜寧社區有一條愛心街,這條街上有七八個簡易房,每個簡易房都是一個愛心點,居民在這里可以免費理發、洗澡、修鞋、修電腦、領取衣物等。年近70歲的趙桂榮大娘有修鞋的手藝,只要社區需要,她都會到愛心一條街上免費為居民修鞋。她告訴記者,自己家里條件一般,老伴兒經常有病,祝瑞伍和社區工作人員經常上門看望,有什么困難都幫著解決,自己現在也成了愛心義工。
祝瑞伍在微信上的簽名是“天下皆我家人”,也許正是這種情懷,讓他這個義工隊隊長干起社區書記來,很快便贏得了居民的認可與稱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