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報記者盧真珍
本報訊 前幾天,家住馬欄街道蘭青社區(qū)的隋女士的兒子過生日請大家吃蛋糕,而全班同學都給他隨了禮。
隋女士的兒子讀小學四年級,本周一他過生日。生日前幾天兒子就纏著隋女士,說生日那天要請班上的同學吃生日蛋糕,他已經(jīng)答應(yīng)了同學們。隋女士想,兒子在班里人緣好,又是班干部,平時開展工作同學們都支持,請同學吃生日蛋糕不算過分。于是,星期一那天上午,隋女士花了120元錢定做了一個生日蛋糕,中午的時候給兒子送到了學校。
傍晚放學后,兒子興沖沖回到家,一進屋就急忙打開書包,從里面掏出一堆大小不一,各種顏色的小紙袋。兒子逐個撕開小紙袋,里面竟然是一張張的鈔票。鈔票以五元面額的居多,其余都是一元和十元的,兒子一邊點錢一邊叨咕著誰誰誰夠意思,誰誰誰摳門兒。隋女士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問兒子錢是從哪兒來的?“我過生日班上的同學隨的禮。”兒子頭也不抬地說。隋女士不理解,小學生又不賺錢,怎么還隨禮呢?兒子解釋說:“媽,今天是不是我的生日?同學是不是吃了我的生日蛋糕?他們當然要隨禮了!我以前也經(jīng)常給別人隨禮。”結(jié)果一清點,一共148元,兒子說自己還賺了28元錢。
聽了兒子的話,隋女士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很不是滋味,覺得兒子還有他的同學的做法似乎不妥,可又說不出個所以然來。隋女士把這事說給蘭青社區(qū)幫萬家服務(wù)站站長王喜霞聽了,王站長認為此事很有代表性,她決定在即將到來的社區(qū)中小學生寒假活動中,專門就這個問題展開討論。
(線索費:隋女士 3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