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底前,我省每個鄉鎮都將有一所具有公益性質的政府辦衛生院。3月2日,省衛計委相關人員透露。
具有公益性質的衛生院就設在自家門口,走不了多遠就能看上病,這是眾多農民的期盼。由于歷史原因,我省曾有半數左右的鄉鎮衛生院轉為承包或民營性質,公益性無法體現,當地農民也享受不到新醫改帶來的惠民成果。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全省共有997家鄉鎮衛生院,其中政府辦832家,仍有相當數量的衛生院或在承包期,或為民營。
按照醫改思路,我省將結合實際,通過三種方式實現“每個鄉鎮都將有政府辦衛生院”的目標———對有回收可能的承包和民營衛生院,采取回收的辦法;對確有回收困難的承包和民營衛生院,采取新建一所政府辦衛生院的辦法;或者采取整合鄉鎮現有計生、防保資源,新建一所能夠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基本醫療服務、徹底實施基本藥物制度的衛生計生服務中心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