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祝壽飯把老人吃進醫院
大年初六,兒孫們在沈陽某飯店給86歲的趙大爺祝壽,一頓飯吃了4個多小時,中途趙大爺因為胸悶到走廊里“散步”了兩三回。當天晚上,趙大爺的老慢支就犯了,出現胸悶、心慌、呼吸困難等癥狀。家屬連夜撥打120急救電話,把趙大爺緊急送往醫院。通過緊急氣管舒張、抗感染等治療,趙大爺才緩了過來。
專家指出,冬春季節本就是感冒、咳喘等呼吸系統疾病的高發季,而本身就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在春節前后作息紊亂、飲食不節、過度勞累、抵抗力降低等因素的作用下,一旦上呼吸道感染,病情容易加重,出現咳喘、肺炎、呼吸困難等問題。因此,老年人一定要注意休息,天氣好時每天開窗通風兩三次,每次15分鐘,開窗時老人應移至其他房間;室內溫度偏高時,出門前必須做好保暖,以免冷熱交替導致疾病。
調查:元宵節后將現就診高峰
春節至今,各大醫院接診的老年人患者普遍比平時增加了兩三成。據粗略統計,盛京醫院急診科接診的2000余名患者中,內科重癥老人占近三分之一。沈陽軍區總醫院接診1000余人,腦梗、心梗、咳喘老人也占三成左右。也就是說,至少有千余家庭的老人是在醫院度過的春節。
遼寧省人民醫院心內一科主任欒波介紹,今年春節至今,老年患者持續增加。而根據臨床經驗,每年元宵節后還會迎來一波老年人就診高峰,病房占床率會進一步提高,患者往往會多三成左右。這是由于“大過年的”,很多老年人不愿意去醫院,出現身體不適時,只要并非急性發作,都會“忍”到正月十五過后再就診。而春節前后季節變化、氣溫波動、節日勞累等多種原因,也使心腦血管病進入高發期,因此年后一段時間住院率會保持較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