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世界氣象日。專家表示,此前關于今年將成為史上最熱一年的傳言,很可能成真。昨日,沈陽晚報、沈陽網記者采訪了沈陽市氣象臺氣象專家,了解到雖然從氣象意義上說今冬還沒有結束,但這個冬季,沈城氣溫無疑要高出歷史同期。
目前,沈陽地區還沒有進入氣象意義上的春季。氣象意義上的春季是指連續5天滑動平均氣溫穩定達到10℃以上,而把第一天稱之為入春的日子。歷年沈城平均入春時間是4月19日,最早入春時間為1998年4月4日,最晚為1972年5月17日。因此,沈陽的冬季還沒有結束,根據目前的氣溫資料和氣候預測,預計沈陽地區冬季平均氣溫較歷年同期偏高。
其實,沈陽從2014年10月26日進入氣象意義上的冬季以來,氣溫一直偏高,至2015年3月22日,沈城平均氣溫為-3.9℃,與歷年同期(-5.3℃)相比偏高了1.4℃。
進入冬季以來,沈城一共下雪17場(含雨夾雪),降水量66mm,與歷史同期(65.7mm)基本持平。
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沈陽的農業氣候條件有顯著變化,大于等于10℃積溫明顯增加,無霜期延長。農作物與自然物候對氣候變暖反應敏感,近30年我市玉米適宜播種期提前5—7天,水稻適宜生長期延長。
氣候變暖也影響到沈陽地區種植制度、種植結構。水稻插秧期集中在5月15日左右,比10年前提前了5—8天;氣候變暖導致積溫增加、生長期延長,晚熟品種適宜種植帶北移,康平,法庫縣可以種植生育期為130天的晚熟玉米。
呂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