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大米、河蟹之后,泥鰍將成為盤錦又一特色名片。今年,盤錦主推池塘養殖和稻田養殖兩種模式,泥鰍養殖面積將達到6.4萬畝,預計實現年產量1.2萬噸,產值3.6億元。該市計劃利用兩年時間,形成集苗種繁育、標準化養殖、精深加工、出口創匯于一體的全產業鏈發展格局,打造“中國泥鰍產業第一市”。
近年來,泥鰍市場銷售持續看好,價格不斷攀升。盤錦水田、坑塘繁多,水資源豐富,泥鰍養殖歷史悠久。經過近幾年探索實踐,泥鰍養殖關鍵技術已經成熟。去年,全市泥鰍養殖面積達5000畝,產量1500噸,實現產值5000萬元。盤錦市海洋與漁業局漁業科長張萬春表示,目前在泥鰍苗種孵化和養殖技術上,盤錦已具備大規模養殖條件。
在盤山縣甜水鎮二創村的鑫順達水產養殖公司,記者看到泥鰍孵化車間已投入生產。該公司集泥鰍孵化、養殖、加工、出口為一體,注冊了“楊家泥鰍魚”商標,加工的即食泥鰍魚、泥鰍魚湯、泥鰍魚罐頭等產品主要出口韓國市場。負責人楊培玉透露,今年他們計劃繁育種苗5000萬尾,收購野生種苗1億尾,預計出口1200噸以上。
作為盤錦市泥鰍養殖的重點區域,大洼縣也是我省泥鰍主產區,成為全省泥鰍產業“一縣一業”示范縣是大洼縣的發展目標。今年,大洼縣養殖面積將達2.7萬畝,在宏晟泥鰍專業合作社等龍頭企業帶動下,形成了“龍頭企業+基地+養殖戶”的發展模式。
今年,盤錦市將在盤山縣甜水鎮、陳家鎮,大洼縣清水鎮等多個鄉鎮建立泥鰍養殖示范區,統一管理,定期測水,保證養殖水環境。市、縣區還成立了泥鰍養殖領導小組,上聯科技部門,下聯養殖戶,進行產業指導并提供技術培訓。對泥鰍養殖示范區、龍頭企業和養殖戶,在苗種補貼、增殖放流和貸款等方面給予全力扶持,通過建起孵化、養殖、加工、銷售、冬儲和信息服務一條龍的泥鰍產業體系,帶動更多農民增收致富。
記者徐鐵英 孔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