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一號線列車迎最大規模“體檢”
23列列車陸續架修,上萬零部件將被拆解,進行檢測修復,整車“返老還童”后將繼續服務市民
我是沈陽地鐵一號線上的一列列車,自從2010年一號線開通以來,我已跑了近5個年頭,每天馬不停蹄辛苦工作18個小時以上。如今一號線大家庭中的23列列車均已達到應該“大體檢”的里程數了。近日,一號線開通以來的首次車輛架修正式啟動了。在接下來的兩年里,我們23個弟兄將會陸續駛入架修基地進行體檢。這里就好像地鐵列車的4S店,將為我們提供最好的保養和檢修。
您知道嗎?這將是沈陽地鐵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列車大體檢,整列車上萬個零部件都會被拆下來好好保養,再重新裝好,還會用到很多高科技的探測設備。5月6日,沈陽晚報、沈陽網記者獨家探訪了架修基地,這么重視我們,我好高興。應記者的要求,接下來,就讓我為沈陽晚報的讀者揭開地鐵列車“大體檢”的神秘面紗吧!
辛苦近5年終迎“悠長假期”
經常乘坐地鐵的乘客一定知道我的辛苦。每天6時,我們便依次從車輛段駛出,開始為乘客提供運營服務,每天都要工作18個小時。晚上收車后,稍作休整和維護,就又要投入第二天的工作。日復一日,從不間斷。辛苦近5年,我們終于迎來第一次“大體檢”啦!這就好像是一次悠長假期。在一個多月的體檢中,我身上的重要零部件會被全方位拆解、檢查,每一個部位都將享受到工作人員精心的呵護。
這次“大體檢”,用我們業內行話叫“架修”。據架修車間主任王冬雷介紹,當地鐵列車行駛滿5年,或開行里程達到60萬公里之后,就需要進行架修,以確保車輛運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與以往列車日檢、周檢、月檢、3月檢、年檢等常規檢查不同,架修是對列車進行更加全面的檢測維修。
一次架修將解體上萬零部件
昨日,記者來到架修基地時,我剛剛結束運營駛入這里,工人們正在對我進行全方位、較深層次的解體維修,我會被“化整為零”,在之后一個多月的體檢中,我的轉向架、輪對、貫通道、車鉤、制動裝置、牽引電機、牽引逆變器、輔助逆變器、蓄電池等主要部件都會被拆解下來,進行檢測、修復、維護、清洗。
我全身被解體的零部件會有上萬個,甚至車廂內的空調、車門、廣播等部件都會被拆下來。但這絕不是隨便把我拆得“七零八碎”的,而是按電氣、機械等九大系統分類解體。先拆啥,后拆啥,絕對有精細的組織安排,拆錯一個步驟都不可以。零件逐一檢測完成后,再對我進行組裝、翻新,重新調試上線載客運營。
重要“器官”用高科技“探傷”
零件拆解中,最費力氣的當數轉向架了,也就相當于車輪子的部位。為順利完成拆解,沈陽地鐵工作人員特地在架修基地里修筑了地坑式的架車機,可以將我的三節車廂一同架起,用可移動替換的方式輕松將“車輪”卸下后,再把車廂穩穩送到檢修平臺上。這一工藝在全國其他城市的地鐵架修工藝中,是最先進、最方便的,能有效提高工作人員操作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
除拆解零件外,還會對我的一些重要“器官”,如轉向架、車軸、構架等受力部件,利用高科技設備進行“探傷”試驗,發現損壞零件將及時更換。如轉向架的構架,會進行全面脫漆后的探傷檢查,大大提高檢測的準確性。此外,還將采用便攜式測試儀、軸承振動測試儀等一些高科技設備對電機進行絕緣和軸承質量檢測。
列車架修后好似“返老還童”
各部位“體檢”完成后,還將對我全身的重要尺寸進行檢查調整,將試驗合格的部件裝車,最后對我進行靜態和動態調試,完成功能檢查和質檢驗收。
想知道這次體檢對我有多重要嗎?簡直是“脫胎換骨”、“返老還童”的過程!通過此次架修,除了上萬零部件得到檢測外,一些密封橡膠件、磨耗件、一次性使用件和工作壽命到期的零部件將全部更換。在通過一系列復雜嚴密的測試后,“化零還整”后的我必須達到出廠時的性能狀態才算合格,運行性能會大大提高,就像剛出廠的新車。再上線時,乘客一定會感受到不一樣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