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市胸科醫院:“煤改氣”后“產出”效益太多了
曾經的煤堆、煤灰場地,如今被整潔的硬覆蓋地面取代;曾經的鍋爐房如今已經變成了職工活動室。自上一個采暖季開始,沈陽市胸科醫院就投入新的燃氣冷凝鍋爐,完全取代原來的燃煤供暖鍋爐。“‘煤改氣’后,我們實實在在地受益。”昨日,該院一位負責人表示。
據介紹,在未改造以前,該院有2臺6噸的燃煤熱水供暖鍋爐。設備都在10年以上,陳舊老化,熱效率差。最近幾年,不僅暖氣管道跑冒滴漏多發,而且由于管道內徑變窄,散熱效果差,年年都遭遇患者的投訴。負責人表示,受鍋爐自身條件限制,冬季每天只能間斷供暖,基本供4個小時,就得停2個小時,室溫勉強達標。此外因為排放不達標,排污費和超標罰金也達到30多萬。每年的鍋爐檢修費用還得15萬元。
去年,經過多方走訪調查,醫院決定徹底取締燃煤鍋爐。按照8萬平方米供暖面積,選擇進口冷凝燃氣熱水鍋爐6臺,其中4臺為使用的燃氣冷凝鍋爐,2臺為備用的油氣兩用冷凝鍋爐。“雖然從純經濟賬來看,一年采暖季會多花80多萬,但實際上經濟損失相抵,而且‘產出’的效益更多。”相關負責人介紹,改造后,鍋爐房面積節約70%,節約出來的空間成為職工活動中心,建了2塊羽毛球場地和6塊乒乓球場地供職工休息時使用;改造前的煤場和爐灰場,如今是整潔的停車場,可以停放30多臺小型車輛;采暖季實現24小時連續供暖,室溫在20℃-23℃,實現零投訴;排放達標,排污費和罰金全沒有了。
醫院“煤改氣”后,受益較大的還有臨近的小區。“以前樓前立著大煙囪,樓下是煤堆、煤灰,環境臟亂差,冬天不敢開窗,而且半夜拉爐灰,特別擾民。”一位居民表示,去年9月,樓前的大煙囪扒了,煤堆、煤灰也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