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洪閣展示有關《義勇軍進行曲》的原始資料-華商晨報掌中沈陽客戶端實習記者陳鴻博攝
昨日,來自中國現代史料學會、遼寧社科院、東北大學、遼寧大學的四位學者公開了聯合研究成果: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的發源地應為遼寧。
中國近現代史料學會副會長王建學介紹說,大家都知道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不過目前國歌的發源地主要有三種意見。王建學介紹,聶耳在1933年曾到當時的熱河前線慰問,在看到前線義勇軍因抗日殺敵受傷的情景后深受感觸,之后才寫出了國歌的樂曲。而當時的熱河前線現今分屬遼寧、河北和內蒙古,于是有關樂曲發源地的爭論也一直沒有停歇。
“當年聶耳、田漢所到的熱河前線現為遼寧省朝陽市建平縣朱碌科,位于遼寧境內。今年2月,遼寧大學的焦潤明、東北大學李正鴻、遼寧社科院張潔和我到實地考察,結論是《義勇軍進行曲》發源遼寧,也就是聶耳有感于遼寧地區義勇軍前線的情景而創作的。”王建學說,四位學者在研究結論上簽了字。
目前,4位學者與朝陽學者胡廣志等一起呼吁在朝陽建立義勇軍進行曲紀念館。
遼寧省社科院研究員張潔詳細介紹了幾位學者的考證細節。1933年2月,遼寧義勇軍到熱河參加“熱河保衛戰”。2月25日,東北抗日義勇軍總司令朱慶瀾率慰問團,帶著槍支彈藥和慰問品來到熱河前線慰問義勇軍將士。聶耳等一些愛國知識分子也隨團來到熱河前線慰問。“聶耳當時在熱河前線朱碌科親眼看到了遼寧義勇軍抗敵的場面,為他后來創作《義勇軍進行曲》曲譜豐富了情感。”
“歌詞中‘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就是義勇軍的口號。這也佐證了田漢和聶耳一樣都是在義勇軍抗戰前線采風的。”張潔說。
昨日,沈陽的抗戰文獻史料收藏家詹洪閣公開了自己收藏的有關《義勇軍進行曲》的30多件原始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