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記者從沈陽市醫療系統煤改清潔能源會議上獲悉,今年,沈陽市屬公立醫院將全部實現煤改清潔能源改造。據了解,在19家市屬公立醫院中,已有13家醫院供暖使用天然氣、電等清潔能源替代燃煤,剩余6家醫院的改造工作也將于今年供暖季來臨前完成。
到2017年,沈陽20噸以下的小鍋爐全部變為用氣、電供暖的清潔鍋爐。承擔環保責任,企業責無旁貸,可一些企業卻在實施“煤改清”的一次性投入資金上犯了難。沈陽市環保局副局長李剛介紹,要通過做大市場、做強環保產業的方式,將社會資本引入到環保事業,推動沈陽的環境治理。
按照估算,每年沈陽財政對治理霧霾的資金投入不超過10億元,缺口卻在100億元以上。巨大的缺口如何填補,就是要靠市場做大后的產業資金來補充。現在民間有大量資本,卻找不到合適的投資項目,而環保項目就是未來投資的熱點。
如果企業沒有能力對其中小容量的燃煤鍋爐進行改造,可以采用政府補貼和引入民間資本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改造的費用可以用未來鍋爐房運營權來交換。“初步摸底,政府已經簽約了超過140億元的融資額度,這筆錢可以隨時投入到環境治理中。未來,對于水環境、氣環境、固廢環境的治理工作也將按照這個模式進行。”李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