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車勻速慢行全程“站”到新家
“石碑這樣的高度,就得用吊車了,吊出時得注意碑角……”昨日在現場,工作人員們研究著即將進行的石碑搬家細節。據介紹,此次搬家全過程主要分三步:從舊家搬出、途中運輸、新家安裝。
這些石碑的重量都在1噸以上,最重的達8噸。搬運時需用小型手拉鏈吊將石碑平穩吊出,總體需運送50余車次。特別強調的是,石碑年歲都太大了,身子有些“脆弱”,搬運過程中千萬不能“躺著”,否則可能出現斷裂。也就是說,石碑需要“站著”搬到新家去。
此外,在整個搬家過程中,為防止出現急剎車對石碑造成損傷的情況發生,交警部門將協調沿著崇山路運抵舍利塔的路線一路綠燈,并保持時速不超過20公里,慢慢地前往新家。
石碑需安置在室內,但如果存放石碑的房子建成后,高大的石碑就無法從大門進入了。因此,要趕在碑林院落的游廊及大殿上房蓋前,提前將石碑穩穩安放在室內。
遼代風格新家“十一”免費開放
市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從去年開始,皇姑區舍利塔灘地公園被提升改造為舍利塔盛京碑林公園。目前,公園內的碑林院主體工程已初具輪廓,將于“十一”完工并對市民免費開放。
舍利塔灘地公園東至汾河街、西鄰塔灣街、南至北運河南側道路、北至規劃路,規劃占地面積9.22公頃。公園整體風格采用古典園林式建筑風格,在現有公園基礎上新增牌樓、影壁墻、盛京賦廣場、盛京賦景墻、玉帶橋等景觀,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增添碑林院。
此外,在碑林院對面還將新建3座平行的玉帶橋,橋梁兩側的石欄板、構件、石獸裝飾件使用漢白玉建設。在公園南側和北側新建兩條規劃路,并設置200個停車泊位。
舍利塔建成于公元1044年,屬于遼代古塔建筑。新建的碑林院建筑風格也將沿用遼代建筑風格,并力求全園為遼代古典園林風格。碑林院按照遼寧省內義縣奉國寺大殿建筑進行仿制,為兩進式院落,坐北朝南,設有山門、游廊和大殿、配殿,古石碑和殘件都將安放在室內。
此外,塔灣街一側的大門處將建設石牌樓,體積和規模將超過現在北市場牌樓的等級。
除北塔碑林搬來的古石碑外,舍利塔盛京碑林公園還將在全國范圍遴選仿刻70通石碑,放置在運河和放生池周邊。并將在公園運河兩岸新建游廊中設碑刻墻,在墻面上鑲嵌仿制的名家名士碑刻,供市民參觀。
仿刻的石碑主要將選擇全國各地知名、有代表性的古石碑,根據文物管理部門的要求,仿刻石碑會和搬遷來的古石碑分開存放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