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首個關檢“三互”合作試驗區落戶丹東
變口岸管理串聯為并聯,可為企業節約通關成本40%
5月14日,遼寧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與大連海關在丹東舉行“關檢協同推進‘三互’(即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啟動儀式,并簽署《丹東地區海關、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三互”合作試驗區實施方案》,標志著東北首個關檢“三互”合作通關試驗區在丹東正式建立。
該“三互”合作試驗區是遼寧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大連海關繼簽署《東北及內蒙古地區關檢共同支持東北振興合作協議》后,推出的又一重大改革舉措。其合作的具體內容包括:打造關檢信息交換及共享平臺、加快推進電子口岸建設、共同推進“單一窗口”建設、深入推進關檢合作“三個一”、推進監管結果互認、推進一體化通關管理、推進服務措施互認、深化關檢協同防控、深入推進“共同查驗”等14項。
新的通關模式啟動后,企業進口貨物時,可自由選擇申報檢驗檢疫和海關查驗地點。例如,大東港海關轄區的企業在丹東口岸進口貨物,企業可以在大東港通過“三個一”系統錄入報檢、報關數據實施申報,該轄區的檢驗檢疫機構和海關共同實施“一次查驗”,進出口企業和丹東口岸經營單位憑檢驗檢疫機構和海關對碰的放行信息,辦理提貨或裝運手續,實現“一次放行”。
“關檢‘三互’通關模式對口岸管理資源和通關流程進行了整合、優化,使口岸管理‘串聯’作業變為‘并聯’作業,讓企業通關得到了更多實惠。”光大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通關負責人仇世奇告訴記者,“‘三互’新通關模式下,企業可以同時實現異地報關報檢,無需再辦理轉關手續,可進一步減少重復監管和查驗,省去了反復吊柜、卸柜的麻煩,我們算了一下,新通關模式可為企業節約通關成本40%左右。”
啟動儀式上,遼寧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大連海關還與丹東市人民政府簽署了支持丹東市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合作備忘錄。
國家質檢總局副局長梅克保、海關總署副署長呂濱、遼寧省副省長邴志剛出席了啟動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