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晚上不僅能逛實體夜市,還能逛銀行的理財“夜市”。5月20日記者采訪沈城銀行獲悉,近期多家銀行扎堆開通了理財夜市服務,方便白天上班的工薪族晚間理財。重要的是,記者對比發現,“夜市”理財產品的收益比常規理財要高。
當日記者從某國有銀行獲悉,該行19日推出了一款“夜市”專屬理財產品,期限68天,預期年化收益5.1%,通過官方網站即可購買。一家股份制銀行每月縫8日(即8日、18日、28日)推出“夜市”產品,交易時間從晚上8點開始。還有銀行延長了理財產品的正常購買時間,至晚上9點。
銀行“夜市”理財產品銷售狀況非常好,想要買得靠“搶”。一家股份制銀行日前推出的第一期理財“夜市”產品,額度1億元,開市兩分鐘即銷售一空,交易659筆,平均交易金額15萬/筆。
針對這種現象,銀行人士告訴記者,“夜市”理財產品較受歡迎的原因,除了在購買渠道和投資時間上更加靈活外,收益率比常規理財產品普遍稍高是重要因素。
受降息影響,銀行理財產品收益呈不斷下降趨勢。上周,各商業銀行人民幣理財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為5.05%,較之前一周減少9個基點。而銀行為了鼓勵投資者使用網上銀行,以節省銀行的人力成本,通過提高收益的方式增加“夜市”理財產品的吸引力。目前,各銀行在夜間通過網銀銷售的理財產品收益往往能比常規理財產品高出0.1到0.3個百分點。例如某銀行正在發行的一只182天產品,“夜市”版比常規版的預期收益率高出了0.3個百分點。
不過要提醒的是,理財“夜市”的產品比較搶手,但投資者仍要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購買。理財產品的標的決定了產品的風險程度,如投資標的是國債、央票風險相對較低,而投資信貸資產或信托計劃的產品風險就相對較高,建議投資者在搶購“夜市”理財產品時,同樣要理性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