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
高中將實行分類、分層教學
昨日,沈陽一省級重點高中相關負責人表示,取消指標到校最低分數線之后,學苗質量參差不齊,對高中教學影響很大,這就要求學校必須要改革,實行分類、分層、分項教學。
啥叫分層走班,層次又是如何分出來的?沈陽市教育局相關人員介紹,走班制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力、成績和個人的意愿興趣,選擇適合自身發展的層次班級上課。其中,數學學科實行“分層教學”,至少分三層;語文和外語學科實行“基礎必修+分類選修”;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和地理學科實行“分類教學”,或在分類教學的基礎上再進行分層教學。
沈陽市第120中學在數學學科率先實施了“必修課全員分層走班”上課,校長劉剛介紹,數學學科分ABC三個層級,C級教學更重基礎,A級教學在學生掌握基礎上增加拓展學習的內容。
沈陽市第10中學從去年開始試行語文分類教學,一周除了5節語文課,還有一節選修,包括寫作、閱讀、基礎、國學、古典詩詞等,學生每兩個月可選擇一次,也可在大型考試后進行調整。
11中學則在歷史、地理、政治三個人文學科嘗試實行分層走班教學實踐。“‘分層走班’打破了一個班的學生按一張課表上課的情況,讓每個孩子通過選課真正擁有了屬于自己的課程表。”校長宋申利表示。
由于指標到校越來越多,薄弱學校學生更多地進入好的省重點,但家長也擔心孩子跟不上。分層教學的優勢就是使得學生既能享受到優質高中教育資源,又不會因為學習跟不上而自卑。分層是不同學科分層,不是好壞班的分別。A學生數學好,但可能語文差,因此會存在不同學科中既有高層次的,又有低層次的。學生在適合自己的人群中競爭,學習也更有動力。
提醒
對單個考生來說“平行志愿”也有序
今年中考取消擇校計劃,調整志愿表,共設五個批次,其中的第一批次變化尤為顯著,出現了“大平行”志愿。這對考生報考志愿來說難度系數幾乎為零。
昨日咨詢現場,有家長問:“12個平行志愿,是不是說這12個隨便填,不用管先后順序了?”
對此,沈陽市招考辦相關負責人提醒,這12個志愿對考生個人來說也是有順序的,錄取時是按照志愿順序依次錄取的。也就是說,考生分如果夠第一志愿的錄取分,就被第一志愿錄取走了,即使第二志愿學校最終的錄取分高于第一志愿,且考生分數也夠第二志愿的,也只能走第一志愿。
因此建議考生報這12個平行志愿時要參考往年各校錄取分數線,從高分到低分排序這12個志愿。千萬不要不分順序胡亂填寫,比如第一志愿中寫了鐵路實驗中學,第二志愿寫二十中學,往年二十中學分數要比鐵路實驗中學高。即使考生在中考中超常發揮,考過了二十中學分數,最終也只能被鐵路實驗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