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沈陽老歌、看沈陽老紀錄片、觀沈陽歷史展覽”系列活動開展3天來,受到市民廣泛關注,這些珍貴的影像是如何得來的?5月28日,記者走進市檔案館,帶您一起去追尋沈陽“足跡”。
張作霖過生日短片每分鐘1.5萬元購回
在沈陽市檔案館的清末(1884-1911)奉天影像展廳,一張張老照片映入眼簾,這些照片的拍攝時間距今均超過100年,其中最早的照片為1884年沈陽城墻東北角樓,此外,沈陽人耳熟能詳的大西門、小西門、小西邊門、大東門、大南門等城門景象也都有展現。“這些珍貴資料是花費4年時間,奔走8個國家征集來的,每張照片都彌足珍貴。”據市檔案館館長荊紹福介紹,為籌辦此次展覽,檔案館工作人員從2010年開始搜集資料,輾轉英國、法國、德國、俄羅斯、韓國、美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各大檔案館查閱征集。
據了解,這次展覽中,有些極為珍貴的老影像也會免費為市民播放,《張氏帥府》記錄了1926年張作霖過生日時的情景。“這段影像太珍貴了,我們以每分鐘1.5萬元的高價購回,就是想讓市民多看一看。”荊紹福說。
回顧老沈陽90歲老人激動落淚
展廳中,很多鬢發斑白的老人認真地看著照片,時而沉思,時而激烈討論。據工作人員介紹,自開展以來,每天都會有90歲以上的老人來參觀展覽,有些老人看不清楚圖解,拿著放大鏡逐字逐句地看,一看就是一天,“這些老年人對沈陽特別有感情,看著老照片回憶著兒時往事,經常會激動落淚。”
“我今年78歲了,特意坐公交車來看展覽。這次活動真是太好了,特別有意義,老照片是對歷史的真切回憶,能讓大家更多地了解沈陽。”前來觀展的義勇軍后代郭春光老人如是說。
此次展覽在吸引眾多外地游客的同時也頗受年輕人青睞,市民吳女士說:“從展覽中學到很多知識,了解到沈陽站的歷史面貌,知道了大家口中的‘中街’原來叫做‘四平街’。”
審判日本戰犯檔案等珍貴資料將陸續公布
在聽老歌、看老片、觀展覽的同時,市檔案館還精心策劃了8場沈陽歷史專題講座,將于6月1日開講。副館長馬鳳云說:“市民對講座熱情度很高,原定的40個座位已經定滿,檔案館會根據需求調整場地。”
據介紹,檔案館將陸續公布珍貴檔案,包括審判日本戰犯檔案,《盛京賦》的法文版和滿文版檔案以及“歸還、賠償沈陽盟軍戰俘錢物”的舊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