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初霽的香格里拉松贊林寺(2009年8月20日攝)。松贊林寺修建于1679年,是云南規模最大、最具特色的藏傳佛教寺廟群落。全寺仿拉薩布達拉宮依山勢層疊而上,氣派非凡,素有“小布達拉宮”之稱。
地處青藏高原南緣、“三江并流”風景區腹地的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縣原名中甸縣,縣府所在地建塘鎮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曾是茶馬古道上的重要驛站和進入藏區的交通要隘,海拔超過3300米。香格里拉縣有純凈的藍天、圣潔的雪山、透明的碧水、奇異的野花、無垠的草甸、輝煌的寺廟、歷史悠久的宗教文化及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自然旅游資源得天獨厚,人文風物寶藏異常豐富,被中外旅游者視為心中的世外桃源。
“香格里拉”在藏語中意為“心中的日月”,是佛教傳說中的凈土和理想王國,也被稱為“香巴拉”。深藏于雪域高原崇山峻嶺之中的云南香格里拉生態旅游區,始終保留著一種永恒、和平、寧靜的神秘氣息,與英國作家詹姆斯·希爾頓在長篇小說《失去的地平線》中描繪的那個遙遠的人間樂土、被叫做“香格里拉”的東方佛國極為相似,真可謂名副其實。
近年來,香格里拉縣各族群眾在各級政府帶領下,齊心協力,發揮人文與自然旅游資源優勢,精心打造高原民族特色生態旅游品牌,開發以建塘鎮獨克宗古城為中心,輻射普達措國家公園、松贊林寺、白水臺、納帕海、虎跳峽和草原牧場的精品旅游線路,徹底改變了這個人煙稀少的古老雪域藏區貧窮落后的狀況,大香格里拉區旅游經濟圈初步形成。2009年,以香格里拉為旅游核心區的迪慶藏族自治州克服了全球金融危機對旅游的不利影響,旅游產業逆勢上揚,上半年接待中外游客200多萬人次,其中海外旅游者超過21萬,同比增長約30%。進入深秋時節,前來香格里拉觀光、探險的國內外游客人數仍在持續攀升,香格里拉迎來又一個旅游“黃金期”。新華社記者陳海寧攝
一名女游客在香格里拉白水臺旅游區觀光(2009年8月21日攝)。新華社記者陳海寧攝